没有最差的卦,也没有最好的卦 。。同一卦,针对不同的事件,卦意是不一样的 。
《易经》最后一卦,为什么是“未济”?
答案,其实就在《周易.系辞》里 。

文章插图
《系辞下》第七章云:“《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这是说,《周易》的兴起,大概在中古时代吧?作《周易》的人,大概心怀忧患吧?
“中古”,指何时?
《系辞下》第十一章又云:“《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 。危者使平,易者使倾 。其道甚大,百物不废 。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
译成白话是——《易》的兴起,大概是在殷商末年,周族道德开始隆盛的时候吧?其内容反映的是文王与商纣之间的事情吧?因此其卦爻辞中多含警戒危惧之辞 。洞彻危险有所防范可以使人平安,自以为平安而疏忽怠慢反而导致倾覆 。此中的道理甚为广大,一切事物都不能除外 。如果能谨始慎终,做起事来大体就“没有过失”,这就是《周易》的真谛 。
据说,《周易.系辞》出于孔子 。但孔子“述而不作”,更可能的,是老师口述,弟子记录 。
上面这两段话,可与《史记.太史公自序》相印证 。
太史公曰:“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
这的确是在殷商末年,周族刚刚强大,商纣出于恐惧而拘文王 。
姬发被囚,但脑子没闲着,一方面考虑应对之策,另一方面也在占卜殷商和周族的命运 。
所以,《易》中记录文王和殷纣的事情就很正常 。而且,形势急迫,“是故其辞危”——就有了很多警戒危惧之辞 。
一句话来概括,以《未济》作为《易》之结尾,即“作《易》者”之“危辞”也 。
《未济》之前,是《既济》 。
“既济”的通俗含义,就是“已实现”;而“未济”,则是“未竟”,如通常所说“未竟之事业” 。
假若,《周易》确为被纣王囚于羑里的文王所演,他处此逆境,以《既济》和《未济》两卦作为《易》之收尾,就可以体察到何以“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既济》,指的是当时殷商的运命发展 。
其卦辞曰:“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
《尔雅.释言》:“济,成也 。”《正义》:“既者,皆尽之称,万事皆济” 。
《既济》,是六十四卦中,唯一六爻皆当位有应之卦 。六爻皆正,各得其应,所以说“亨小,利贞”——柔小者也得亨通,有利于所“贞”之事 。
这恰似当时商王朝的局面——“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殷纣王在朝歌肉池酒林、夜夜笙歌 。
然而,卦辞又说,“初吉终乱” 。
初,当位有应,所应在四;而四当位于互离之中,离为光明,光明互见,故曰“初吉” 。九三上应上六,上六在坎,坎为险,当有乱事发生,故曰“终乱” 。
《周易》,在卦爻辞中,常以生动的具体事例作为佐证,而且,很多事例都是殷商历朝和先王发生过的实事 。
比如,“王亥丧牛羊于有易”、“帝乙归妹”、“箕子明夷”、“康侯用锡马蕃庶”,等等 。“王用享于岐山和西山”的卦爻辞,则大约讲的是文王自己的事情 。
《既济》卦中,还讲到了殷商的一件实事,即“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
“高宗”,是商王武丁的庙号 。“鬼方”,是周族对西部方国的统称,其指的,应该是武丁与“羌方”“土方”等方国的战事 。虽言“克之”,但《象》曰:“三年克之,惫也”,也极大消耗了殷商的实力 。
- 魔兽世界外域地图名称
- 广东车牌正在生产中要多久
- 中国近代史哪个省打仗最强
- 今日活猪价格多少钱一斤
- 2022年哪些节日适合结婚嫁娶
- 常见的几十种风水煞 风水学中的煞气详解
- 八卦图在风水的作用 红木的风水作用
- 法律规定中二婚半年离婚彩礼是否退
- 2022年什么时候进伏
- 传播病菌种毒种扩散罪 刑法中关于传染病菌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