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块根怎么种植

1、芍药块根怎么种植1、整地施基肥 。选择土层浓厚,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田块种植 。每亩均匀撒施优质有机肥3000~4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60公斤作基肥 , 深翻60厘米 , 耙细整平 。
2、选种繁殖 。芍药的繁殖有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等方法,生产上多采用分根繁殖法 。秋季结合收刨芍药,选取根粗长均匀、顶芽粗壮、无病虫害的芍药植株 , 把直径0.5厘米以上的大根切下入药,留下具有芽头(也称芍头)的根丛作种用 。将作种用的芽头按大小及自然生长形状分块(也称芍芽),每块以带粗壮芽2~3个、厚度2厘米左右为宜 。
3、芍药栽植 。一般于8月下旬至9月栽植 , 宜早不宜晚,最迟不超过10月下旬,否则芍芽已发新根,会影响芍药的产量和质量 。为出苗整齐,便于管理 , 应将芍芽按大小分级进行穴栽 。栽植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穴深12厘米、直径20厘米;穴内先浇足水 , 水渗下后在穴底铺4厘米厚的腐熟厩肥,其上覆土4厘米厚,压实后将芍芽芽尖朝上放入穴中间,每穴放芍芽1~2个 。栽后每穴培土10~15厘米高 。越冬前要浇足防冻水 。
4、中耕除草 。翌年早春土壤解冻后 , 及时去除培土,并松土保墒,以利出苗 。幼苗出土后的2年内,每年应中耕除草3~4次;以后每年在植株萌芽至封垄前应除草4~6次 。夏季干旱时应中耕保墒;冬季结合中耕进行全面清园,以减轻病虫害 。
5、肥水运筹 。芍药是喜肥作物 。除施足基肥外,从栽后第2年起,每年需追肥3次;第1次在3月中耕除草后,每亩施人畜粪肥水1500~2000公斤;第2次、第3次分别在5月和7月,每次每亩施人畜粪肥水1500公斤、饼肥25-3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40~60公斤 。芍药喜干怕涝,一般不需浇水 , 仅需在严重干旱时一次灌透水 。多雨季节必须清沟排水,否则淹水6小时后会导致烂根而全株枯死 。
6、剪花去蕾 。药用芍药在栽后第3年开花 。开花后除留种植株外,于4月底至5月初的早晨,将初绽的花蕾从花茎基部轻轻剪下,作插花或切花 , 以利于集中养分供应根部生长需要 。
7、病虫害防治 。危害芍药的病虫害有灰霉病、锈病、软腐病、蛴螬、小地老虎等 。灰霉病可用甲霜灵、波尔多液等防治;锈病可用粉锈宁、敌唑酮、敌力脱等防治;软腐病用农用链霉素、代森锰锌、加瑞农等防治;蛴螬、小地老虎等用甲基异柳磷、辛硫磷、呋喃丹等药剂灌根或顺垄撒施防治 。
8、芍药采收 。一般于栽后第4年的8~9月,选晴天采收芍药的老根 。采收时 , 先割去植株茎叶,然后挖出全根,除去泥土,将主根和侧根剪下待加工 。
2、豆芽怎么种植1、豆芽怎么种植:将准备好的绿豆放在清水中清洗一下,将不合格的豆子去除,将合格的豆子用清水浸泡一天 。
2、在准备好的容器里铺上一层沙子,将豆芽撒在沙子上,并在豆芽上再铺上一层沙子 。
3、放在温暖的地方养护,注意每天浇水1到2次,保持沙子的湿润 , 大约2、3天后就会发芽 。
3、黄瓜怎么种植1、整地定植 。将需要种植黄瓜的地块进行翻整,然后施以腐熟的有机肥、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具体的搭配和施用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与土壤混合,作畦覆膜 。在叶问高于5度,土壤温度高于12度即可定植 。定植密度控制在4000-4500株/亩,株距25-30厘米 。
2、栽后管理 。黄瓜定植后要及时的插架、绑蔓,插架要与根部距离8-10厘米;绑蔓每2-3节绑一次,应在下午进行 。对于结瓜主蔓的侧枝应去掉,侧蔓结瓜的在结瓜后留一至两片叶掐尖,并打掉所有的卷须 。
3、肥水管理 。及时浇水与中耕,水量多少及次数依天气、生育期而定 。缓苗水在植后5-7天浇;坐瓜前控水、中耕、蹲苗;根瓜长10-12厘米时浇催瓜水;结果期浇水每5-7天浇一次 。追肥的原则是前轻后重、少量多次,催瓜肥在根瓜坐住后追施,盛瓜肥在根瓜采收后进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