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2、借衣不借鞋一、旧时借衣的习俗
借衣,也就是借别人的衣服穿,通常指外衣 。衣服可以借别人的穿,民间自古就有这样的做法 。关于借衣的俗语,历史上战国时期就有了,比如,《战国策·赵策一》中有:“鄙语岂不曰,借车者驰之,借衣者被之”“鄙语”就是现在所说的“俗语” 。此文中又有孟尝君的话:“夫所借衣车者,非亲友,则兄弟也 。”从这句话里可看出,古代人在亲友和兄弟之间,衣可以借来穿 。
旧时农村,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衣服从纺纱、织布到缝制,都是靠手工,大多为粗布,俗称家机布,又称土布 。农村普通人家,要缝制一身好衣服很不容易 。小时候,笔者在村里听老人常说,旧时,如果家里兄弟多,家里并不富裕,通常只置办一两套像样的衣服 。一般放在家里,平时不能穿,只有出门做客、相亲、办事等比较有讲究的场合才能穿 。有的是父子轮流穿,有的是兄弟轮流穿 。而一些亲友家里没有像样的衣服,出门时就来借用,回到家里,洗干净后及时退还 。因此,在旧时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在普通老百姓之间,借衣服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

文章插图
二、旧时不借鞋的说法
农村不借鞋的说法,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地方风俗会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方言读音也会有不同的解释 。
其一,人们认为鞋是人的“根” 。旧时,农村人天天与动植物打交道,不免把人与动植物与人相比较 。人们把人与树相比,树叶的人外衣,春去秋来,树叶落了又会长出新叶,这就像人的衣服一样,随着季节的不同,可以在不同的季节更换不同的衣服 。人们把鞋子比作树根,树根是不能动的 。因此,人们把衣服看成是外表,把鞋看成是一个人的根本 。如果动了根本,也就是动了脚跟,一个人也就会在世间站得不稳,动摇了根基 。因此,民间认为,如果鞋子借给别人,就等于把根基借给了别人 。
农村人还把人的衣服与蛇的皮来比较,认为蛇的皮可以蜕皮,人的衣服也是可以更换的,但其根本还在哪里没有变 。
过去,农村人非常注意怀抱小孩子的鞋子 。当年轻的父母抱着小孩出门时,在路上宁可丢衣服及饰物,也不能丢鞋子 。倘若丢了衣服及饰物,可以去找回来,也可以不去管,但是,倘若丢了鞋子,就一定要把鞋子找回来 。农村的说法是,丢了鞋子就是丢了“根”,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

文章插图
其二,鞋子是爱情婚姻的象征 。旧时农村,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中的婚姻仪礼有六道程序,称古代婚俗“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在完成第三礼,即纳吉后,女子要媒人索取男子的鞋样,为男子做鞋子,一般为两双,也有四双、六双、八双的 。到了第四礼,即纳征,又称纳成,民国以后,很多农村称为“担八字”,而新式说法,称为定婚 。男方向女方送聘礼,女方则以女子做出来的鞋子作为主要回礼 。
从此以后,男子所穿的鞋子,从原来由母亲做,定婚后就由未婚妻做,直到结婚后依然如此,到老了女人做不动鞋了,老夫妻的鞋子才有女儿或儿媳做 。
另外,在过去的农村,一般来说,当女子钟情于某男子时,做鞋送给他,也是那时女子表达心意的通常做法,代表了女子对男子的情意 。
旧时,农村出门需借鞋的人,通常是男人,女人在家很少抛头露面 。实际上,过去农村“不借鞋”,通常指男人之间不借鞋 。因此,旧时的鞋既代表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同时也代表女子与男子之间的父女、公媳、及其他亲情关系 。也就是这个原因,人们非常忌讳把自己的鞋子借给别人穿 。
- 河马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吗
- 轮胎换不一样的花纹的可以吗
- 2021年国庆期间可以领证不
- 芹菜种子不发芽直接种可以吗
- 关于吃烧烤撸串最精辟的说说
- 人流后多久可以出门吹风 人流后多久可以出门走动
- 网上直发膏可以买吗 网上买直发膏靠谱吗
- 土豆削皮之后放冰箱可不可以吃 土豆削皮可以放冰箱吗
- 2021年元旦大学生可以离校吗
- 可以挂新能源牌照的车型 可以挂新能源牌照的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