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从时光里偷一片绚丽
大年夜,在贵州大三线的厂区,一个小女孩蹲下来,用火柴点燃了一枚鞭炮,然后捂着耳朵快速跑开,轰地一声脆响,五彩缤纷的礼花在夜空中灿然开放……
她就是童年时候的陈月巧 。陈月巧对艺术的热爱,是从夏天的一只蝴蝶和升空的礼花开始的 。那以后,她一直走在时间之外,走在自己的兴趣里,很安静很专心 。身影拖曳得很长,从山这边到山那边 。20多年过去,蓦然回首,这份热爱为她织就了一个广阔而绚丽的梦幻殿堂 。世界与她无关时,便静坐一旁,清秀,温婉,微笑,与月光轻声细语 。世界进入她的视野时,热情,敏快,果决,拿着手机霸气十足地吩咐助手去办各种事 。
在贵州,一位友人再三鼓动我去参观一下陈月巧办的个人收藏博物馆,就这样我认识了陈月巧 。
陈月巧生在遵义大山深处的航天基地 。父亲生于广西柳州的壮族之乡,当过工程兵 。陈月巧在家中排行老三 。邻居家有一位绣娘,一手好针线活,让巧儿分外着迷,放学后做完功课便跑到邻家,看那位阿姨飞针走线 。今天还是五颜六色的彩线团,过个十几天就变成翻飞蝴蝶、戏水鸳鸯、荷花绿叶,让巧儿看得心醉神迷 。一个夏天的日子,妈妈到处喊7岁的巧儿回家吃饭,最后终于在楼后的山坡上找到她,只见她静静卧在草地上,小手捧着一束花 。妈妈问她做什么?巧儿说,我在等蝴蝶,等它落到我的花上,我就把它带回家,让阿姨照着它的样子绣出来 。妈妈笑了,说你应该跟阿姨学学手艺,以后自己就能把漂亮的蝴蝶绣出来了 。后来,蝴蝶没等到,却等到她至今无法忘怀的彩色梦 。她说:“妈妈的话启发了我,我感觉,我一生的梦想就是等一只蝴蝶 。”
也许是壮族基因决定了陈月巧的爱好,她很快成了心灵手巧的小绣女 。高考时她考进了贵州师范大学 。陈月巧天生有语言才能,大二时英语就过了六级 。陈月巧利用课余时间当家庭教师,赚来课时费,但她从不买什么大牌和奢侈品,几件普普通通的T恤和衣裙来回换 。卡里的积累越来越多,但她从未想将来究竟做什么 。她的青春就像一只蝴蝶,漫无目的地飞来飞去,还不知落在什么地方 。青春么,就是用来梦想和等待的 。
穿在身上的神话
改革开放后,世界各地的外国人来中国观光的很多,贵州尤其多 。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观光,再买些当地绣品带回国 。陈月巧是出色的英语翻译,一传十十传百,她成了最忙的非专职导游兼导购 。作为从小跟着邻居阿姨学手艺的绣女,她的鉴赏目光和提供的参考意见当然是很专业的 。哪些是一流的精品?哪些是独具特色的?哪些是真正手工绣制的?她都能给出很权威的判断,自然深受外国人的嘉许和欢迎 。通过不断地进村入寨,不断地比对品评,少数民族绣娘们绣制的衣物、挂毯和饰品,犹如绚丽的艺术海洋,渐渐在陈月巧眼前展开 。也许,这就是她一直等待的蝴蝶梦 。
少数民族五彩缤纷的服饰,是一个神秘而独特的无语世界,但一针一线都有情有意有声音 。回望岁月深处,中华民族的文明之花早早开放,皇室贵胄和那些富有者皆以衣饰高贵华丽为美,《尚书》中就有“衣画而裳绣”的记载 。到了“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衣饰更趋华美 。到北宋年间,民生艰难,民间服饰便渐渐走了简朴的路子 。不过,西南的少数民族服饰却与中原背道而驰,愈来愈花样迭出、鲜艳夺目 。尤其生活在云贵高原上的各族同胞,许多男人以做玉雕、银饰为生,女人从懂事起就跟着母亲学刺绣,用十几年的工夫为自己准备嫁妆 。通过一代代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民间绣品愈来愈美妙、精致、华丽,一些独创针法甚至只传亲女、不传外人 。每逢传统节日,姑娘们“全副武装”,从头到脚装饰起来,像一朵朵摇曳多姿的鲜花盛开在山寨里 。山里是那样封闭,少数民族女性服饰怎么会演进发展得愈来愈绚丽多彩?这似乎是一个谜,一个穿在身上的神话 。
- 大学生创新创业如何给企业选址
- 小女生好听的微信昵称最新版
- 打了新冠疫苗能接吻吗知乎 打了新冠疫苗能接吻吗
- 与新国标共进,戴森揭秘室内空气污染“最优解”
- 瓷砖缝变黑有什么新方法变白
- 新一个月的早安语 新一个月第一天早安语
- 可以挂新能源牌照的车型 可以挂新能源牌照的车
- 白芷的最新价格行情 白芷价格及种子价格
- 成熟的英文网名2021最新版
- 电器着火时应该怎么办 电器着火怎么办视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