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是来源佛教的节日吗

1、腊八节是来源佛教的节日吗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详的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节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中国本土的“腊八节”起源于先秦,而佛教传入中国是东汉时期,因此时间上早于“佛成道节” 。只是由于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恰巧发现其“佛成道节”和中国的“腊八节”在同一天,因此二者之间的习俗逐渐合并,并完善形成了今日的“腊八节” 。
2、古代最早的腊八节吃什么1、古代最早的腊八节习俗是祭祀祖先,到了宋代腊八节才有了喝腊八粥的习俗 。
2、腊八节的习俗:
(1)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 。佛教的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 , 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
(2)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 , 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 , 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 , 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
3、为什么腊八节要喝腊八粥 预示来年美好期盼中国人是非常喜欢过节这个说法的,尤其是对于传统的节日来说 , 人们不只是喜欢过节 , 还喜欢在过节的时候准备一些具有节日特色的事物,不仅仅是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更重要的是 , 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 这对于整个节日文化来说很重要 。
为什么腊八节喝腊八粥
腊八粥很多人是不陌生的,也是和八宝粥类似的一种粥,很多人爱吃 , 吃腊八粥的习俗也是一直都有,因为佛教徒为了祈福所产生的一种食物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成佛之前曾经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后,恢复了体力 , 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称为佛成道节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
福寿粥福德粥
腊八粥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种传统食物 , 不过因为是在年尾的时候 , 自然是预示着一年的丰收喜悦,也是会有很多的美好期盼 。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内的红枣补中益气,莲子促进睡眠,桂圆补气血,百合止咳润肺 。
预示来年美好期盼
腊八节在年尾,也就是做一下总结的日子,不过很多时候 , 腊八节就是预示着来年会变得更好,也会有很多的人选择在腊八节许下美好的祝愿 。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 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腊八节在很多的文人墨客诗词里面还是出现的比较频繁的,因为到了年尾,自然是会有很多美好的期盼,也是很有感觉的 。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
4、腊八节是几月几日腊八节,中国传统节日,俗称腊八,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 , 节日的习俗是喝腊八粥 。腊八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 。腊八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又称腊日,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