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有谁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赵括 。赵括是赵国的将门之后,他的的父亲赵奢是战功累累的大将军 。赵括也是从小熟读兵书,可是却并没有实战经验,只知道纸上谈兵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长平之战中赵括败得惨烈 。
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 。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 , 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 。
2、历史故事之纸上谈兵的典故《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剧中曾有个一句话:“年轻人,不要取笑纸上谈兵 。这纸上之功,大有深浅!”纸上谈兵是褒义还是贬义的呢?有人说受不了你的爱只是纸上谈兵 。本期民间故事就为你介绍纸上谈兵的典故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打败 。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 。(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 。
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 。”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做将军 。”等到赵括(被拜为大将)即将出兵的时候,他的母亲上书告诉赵王说:“赵括(这个人)不可以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为什么?”(赵括的母亲)回答说:“当初我开始侍奉他的父亲时,(他)当时做大将,亲自捧着饭把食物送给(别人)的有几十次,所交的朋友有几百个;大王和宗室赏赐给他的东西全都把它送给军中将士和士大夫 , 从(他)接受任命的那一天起,就不再过问家里的事 。
现在赵括刚当上大将 , 就面朝东方接受朝拜,军中将士没有敢抬起头来看他的,大王所赏赐的金银财宝,(他)都拿回来藏在家里,而且每天看到有便宜的田地住宅可以买下来的就买下来 。大王认为(赵括)跟他的父亲相比如何呢?他们父子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出兵 。”赵王说:“老太太你的意见还是先放在一边吧,我已经打定主意了 。”赵括的母亲于是说:“大王最终决定要派他出兵 , 那么如果有不顺利的情况发生,我能够不受到连累吗?”赵王答应了她 。
赵括代替了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 , 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并撤换重新安排军官 。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件事后,便派出引诱赵括做出错误判断的小股部队,佯装失败,却断绝他的粮道 , 分段两军 , 士卒的士气大乱 。四十多天后 , 军队士兵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 。秦军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
3、纸上谈兵的意思和道理纸上谈兵用以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纸上谈兵的道理:做事必须要自己亲自实践 , 才可以做得更好 , 不然都是空话,容易出错 。
纸上谈兵的意思纸上谈兵: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 。指空谈理论不能解决问题 。纸:书 。上:上面 。谈:谈论 。兵:用兵 。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 怎么正确的练习盲打
- 初级准考证用彩色的吗
- 手机上的照片能打印吗
- 苹果手机电池怎么保养才是最好的
- 怎么样买到健康的宠物狗
- 新买的锅怎么开锅
- 如何评价漫画家CMJ龚鼎的短篇条漫书中战争
- 小儿发烧惊厥的症状表现
- 句是什么结构的字
- 微信最好的名字女孩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