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学生一年看296本书( 三 )


3、还是那句话 , 不管干什么事 , 都要注意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
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 , 就是“中庸之道” 。千万不要误解老祖宗的智慧 , “中”不是中不溜秋 , 而是不偏不倚 , 也就是不走极端的意思;“庸”也不是庸俗不堪 , 而是平常之心 , 也就是不唱高调的意思 。这样的思想 , 当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智慧啊 。
学习也好 , 游戏也罢 , 工作也好 , 生活也罢 , 但凡是件事 , 走极端都是不太可取的 , 生活中除了书 , 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注意不是吗 。一张一弛 , 方为文武之道啊 。
读书量不等于读书的质量 , 看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节奏 。这名浙大学生一年看296本 , 相当于每天看0.81本书 , 这样的读书精神值得肯定 , 但是并不能说明什么 。
读书 , 其实就是与不同的思想打交道 , 给人一个观看社会的窗口 。读书量多 , 就等于看得多 , 了解得多 。相比不读书来说 , 多读书是个好事 , 但是过分的泛读往往不能保证读书质量 。
书也是有分类的 , 很多通俗读物 , 例如网文、玄幻小说这类的书 , 一天看一本不成问题 。但我们的课本 , 一学期老师才能讲完 , 一天能理解两三页就不错了 。有些专业性强的书 , 内容艰深晦涩 , 不仅要慢读 , 而且要反复读 , 才能完全理解 。
《培根随笔》中谈读书:“有的书只要读一部分 , 有的书只要读大体意思 , 少数的要全读 , 读的时候要专心、不烦、坚持 。”可见 ,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 , 囫囵吞枣、细嚼慢咽都是好方法 , 警惕读书量的诱惑 , 读书质量才是最重要的 。
微信有31个好友不是什么问题 , 学生时代不用忙着扩大社交圈 , 朋友在精不在多 。但是他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 , 长期以往很容易和社会脱节 , 不知还能不能保持良好的社交能力 。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环境中 , 一个人想成就大事很难 , 团队合作是普遍存在的关系 。这时 ,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尤为重要 , 是保障高效的事务处理的基础 , 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相比 , 同样不可忽视 。而提高社交能力 , 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实践 , 不断总结经验 。
爱看书是好事 , 这名浙大学生也要出去走走 , 不用非得扩大交际圈 , 只是本着多认识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态 。况且 , 如果能加入像“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那样的聚会 , 相信在交流中 , 也能有不少收获 。
浙大这位同学读书兴趣之浓真的令人称奇 。
我是千千千里马 , 我没有读过大学 , 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个无书可读的时代 。改革开放以后 , 我参加工作做工人 , 除了上班 , 我的全部时间都用于读书了 。
我深知读书之可贵 。如果能够读书 , 一定多读书 , 基本没有害处 。
胡同学在校平均一天读一本书 , 数量和速度够快的 。
其实 , 一个人爱好什么 , 有一段时间真的是九头牛也拉不回去的 。
不过 , 我觉得 , 读书一方面要泛读 , 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爱好深度读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