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临床接诊大量患有抑郁症、双相障碍的青少年患者,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有过自杀念头,甚至付诸过行动,幸好被及时发现 。
在对他们实施临床心理干预时,尤其是进行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能触及他们的内隐记忆层面时,我们发现他们自杀的原因没有外界以为的那么肤浅,更加不能归因于“脆弱”“自私” 。
这些青少年从小到大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尤其是来自于父母的不当教育 。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负性情绪,愤怒、悲伤、痛苦,还有相应的扭曲的认知 。有些患者内心深处认为父母是不爱自己的,甚至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 。
有些父母还愚昧无知地指责他们,“别人好好的,怎么就你得病了?”,“你怎么还不去死?”这些语言暴力会令青少年更加相信父母对自己没有爱,所以实施自杀时根本不在乎父母的感受,甚至有一种用自杀来报复父母的心理 。
另一部分患者的痛苦来源于对生活的绝望 。他们得了抑郁症、双相障碍之后,无法正常上学,连出门社交、早上起床都感到困难 。
他们认为自己的未来毫无希望了,一切追求和价值都无法实现了,“灵魂已死”,活着只是一副行尸走肉,甚至生不如死 。
而且他们还感受到自己的病给父母带来的痛苦和烦恼,认为既然自己的病没有希望了,那还不如离开这世界,不让父母受到牵累 。这部分孩子的内心深处其实很爱父母,只是爱得盲目,而且归根到底是他们反复就医之后,认为自己没有康复的希望了 。
所以,对于这部分青少年患者来说,他们的痛苦不是源于某几件事,而是大量的、长时间的负性应激的叠加,而且自杀念头早就出现了,只是早期未有真正的行动,也还没有下定决心 。
对于师建国在文献里说的道理,他们懂不懂?当然懂 。现在的孩子是“数字星球”的原住民,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他们懂得太多 。
但这些道理是“正确的废话”,对他们没有用,消解不了他们因遭受叠加性心理创伤而感受到的痛苦 。也难以治愈他们的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无法令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 。
而且,如果跟他们讲这些道理的话,还会让他们觉得别人是在指责他们不懂事、自私、幼稚,不懂得感恩 。这不是有效的心理疏导,而是道德说教,会造成二次伤害 。不但增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还容易令父母对孩子的自杀行为更加不理解,进而令孩子更想自杀 。
权威的精神科专家会说出这样的话,意味着这并不是社会上个别人的观点,而是很多人都持有的观点,尤其是60后、70后的父母 。这是最令人担忧的地方 。
如果这部分人能够积极了解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真正理解这部分青少年的内心感受,在共情、倾听的基础上再给予积极引导,才更有可能令他们看到“一线生机”,找到活下去的积极意义 。
如果大人一再自以为是地对他们说教,孩子的自杀行为会越来越难以防范 。临床中有很多自杀未遂的抑郁症患者,虽然成功抢救过来了,但没有及时发现、处理他们自杀的真正根源 。
那他们下一次计划自杀时会更加周全、隐蔽,甚至会假装病情好转令周围的人麻痹大意,最后自杀时就更容易成功,酿造不可挽回的悲剧 。
02、孩子说“想死”,父母如何应对?
一旦孩子有过自杀行为,这说明他们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已经很多,灾难化思维已经非常严重 。无论是从精神医学、心理治疗的角度,还是父母应对的角度,处理起来都比较棘手 。
可是正如上文提及,这部分孩子并不是一下子就想到死的,而是自杀念头早就出现 。从二级预防的角度来说,如果想更好地预防自杀行为,我们必须在青少年流露出自杀想法时就高度重视 。尤其是他们的父母,必须及时行动起来 。
- 祝福语简短最美的句子 祝福简短唯美句子大全
- 比较有诗意的空间留言短句
- 搞笑心情短语说说大全 说说心情短语搞笑幽默
- 抖音视频怎么涨粉快 抖音发什么视频涨粉快
- 沃尔沃18款s90保养复位视频
- 女人霸气短语录精选60句
- 很励志的干净短句 激励干净短句
- 工作岗位座右铭简短 工作精简座右铭集锦
- 伤感欺骗背叛签名 虚伪幸福的伤感签名
- 印加鹦鹉短鲷能混养吗 印加鹦鹉短鲷好养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