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是怎么回事】30、干:盾牌 。戈: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 。干戈:指军事 。
31、萧墙:国君宫门内迎门的小墙 , 又叫做屏 。因古时臣子朝见国君 , 走到此必肃然起敬 , 故称“萧墙” 。萧:古通“肃” 。这里借指宫廷 。
【作品鉴赏】
《季氏将伐颛臾》这个故事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 , 文章主要记录了孔子就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发表的三段议论
季氏伐颛臾一事 , 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 。“陪臣”指的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 。他们的先祖即庆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鲁桓公(前711—前694在位)的儿子、鲁庄公(前693—前662在位)的弟弟 , 号称“三桓” 。到孔子这时 , “三桓”执鲁国国政已达一百六七十年之久 。在这一百多年间 , 公室(鲁君)和私室(三桓)之间的主要斗争有:①前594(鲁宣公十五年)针对三家分地扩展颁布了“税亩”制度;②前562(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作三军 , 三分公室 , 各有其一”;③前517(鲁昭公二十五年)欲诛季 , 三桓联合进攻 , 昭公被迫逃亡 。
这斗争一直继续到战国初年 , 《史记·鲁周公世家》说:“悼公之时 , 三桓胜 , 鲁如小侯 , 卑于三桓之家 。”季氏将伐颛臾一事 , 不见经传 。后世注家以为是子路、冉有向季氏转达了孔子的意见 , 季氏惧祸而止 。《史记·孔子世家》载:“仲由为季氏宰”在前497(定公十三年);季康子召冉有在前492(鲁哀公三年) , 其时子路随孔子在陈 。至于二人何时同为季氏家臣 , 则不得而知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季路、冉有才能的事 , 也不著年代 。据推测当在鲁哀公初年 。
孔子一贯反对“陪臣执国政” , 对三桓的指责在《论语》中就有许多记载 。文章主要记录了孔子就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发表的三段议论 。第一段话说明了他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的理由;一是“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 即颛臾在鲁国一向有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二是“且在邦域之中矣” , 即颛臾的地理位置本就在鲁国境内 , 对鲁国一向不构成威胁;三是“是社稷之臣也” , 意即颛臾素来谨守君臣关系 , 没有攻打的理由 , 孔子的话体现了他治国以礼 , 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 反对强行霸道 , 诉诸武力 。第二段孔子引用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 , 不能者止”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 。第三段话孔子正面阐述他的政治主张 。
《季氏将伐颛臾》文中的比喻句形象表达孔子的观点 , 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而没有尽到责任
此文是篇驳论 , 借对话形式展开批驳 , 破中有力 , 运用了历史材料 ,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现实事例 , 颛臾在“邦域之中” , “是社稷之臣”;名人名言 , “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 , 不能者止 。’”三种论据 , 立论坚实可靠 , 驳斥也有理有据 。文中的比喻句形象表达孔子的观点 。“危而不持 , 颠而不扶 , 则将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而没有尽到责任 。“虎兕出于柙 , 龟玉毁于椟中”的比喻有双重喻义: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 , 将颛臾比作龟玉 。季氏攻打颛臾 , 好比虎兕跑出笼子伤人;颛臾如被攻灭 , 好比龟甲、玉石毁于盒中 , 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守者 , 虎兕出柙伤人 , 龟玉毁于椟中 , 是看守者的失职 。
- 孔子的故乡是山东哪个城市
- 转社保必须去原单位开证明吗
- T胸大怎么办 女孩胸部大怎么办
- 天猫店铺的入驻需要多少钱 天猫店铺入驻要多少钱
- 抖音电视剧剪辑怎么去水印
- 3月你好带字图片 三月你好说说带字图片
- 简短的表白语句英文翻译 简短的表白语句
- 哪个星座男最好追 十二星座男谁最好追
- 第一次开直播不知道说什么怎么办
- 怎么在网上开网店? 如何自己在网上开网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