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是怎么回事( 五 )


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若不能劝谏季氏放弃武力 , 致使颛臾被灭 , 也是他们的失职 。文中有三处用了反诘句 , “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反诘句的运用使句子感情色彩强烈 , 批驳力较强;也使肯定的答案寓于反问当中 , 使肯定更为有力 , 语气亦更加含蓄 , 引人思索 。
作者介绍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 子姓 , 孔氏 , 名丘 , 字仲尼 , 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 , 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 , 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 , 晚年修订六经 ,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 , 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去世后 , 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 , 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 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 ,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 ,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 , 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
本 名
孔丘
别 称
孔子 , 尼父 , 孔夫子
字 号
仲尼
所处时代
东周春秋末期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地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出生时间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去世时间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主要作品
《六经》 , 《春秋》
主要成就
开创儒学 , 编纂《春秋》 , 修订《六经》 , 创办私学
祖 籍
宋国栗邑(今商丘市夏邑县)
父 亲
叔梁纥
母 亲
颜徵在
妻 子
亓官氏
尊 称
孔圣人 , 大成圣至先师
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 , 有教无类
信 仰
儒家思想
倡 导
仁义礼智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