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菇炖鸭肉的功效与作用 鸭肉的功效与作用( 三 )


四、北京烤鸭的起源
驰名中外的北京烤鸭是一道风味独特的中国传统名菜,已有数百年历史 。
其实,烤鸭最早始于南京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宫廷御厨烹制鸭子时,改变了往常水煮、红烧、清蒸等方法,采用炭火烘烤,使鸭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腻,“烤鸭”即由此而得名 。朱元璋死后,他的第四子朱棣用武力夺取了其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并迁都北京 。烤鸭技术也随之带到北京,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宫廷取北京玉泉山所产填鸭烤制,皮脆肉嫩,口味更佳 。文献记载:“京好美馔,莫妙于鸭,而炙者尤佳 。”难怪烤鸭也成了乾隆、慈禧所喜爱的宫廷佳肴了 。
宫廷膳房制作烤鸭的方法渐渐流传到民间 。1855年,以经营焖炉烤鸭著称的“便宜坊”(当时称“金陵老便宜坊”)在北京前门外鲜鱼口开业 。其成品外焦里嫩、皮层松脆、肉质鲜美、肥而不腻、入口即酥 。1866年,“全聚德”以经营挂炉烤鸭闻名遐迩 。其成品呈枣红色,鲜艳油亮、皮脆肉嫩、奇香飘逸、味美适口 。焖炉烤鸭和挂炉烤鸭各具特色,为中外宾客所津津乐道 。烤鸭,在北京有多种吃法 。通常是片着吃,即将烤熟的鸭子,趁热片成薄片,蘸甜酱,加葱白,用特制的荷叶饼卷着吃;也可用蒜泥和酱油拌匀作佐料,用饼卷着吃;喜食甜者可蘸白糖吃;还可以加其他佐料,作冷盘 。
五、南京板鸭的典故
板鸭是由活鸭宰杀后,用盐卤腌制风干而成的 。相传南北朝时,梁武帝命建都建康(今南京),皇宫位于城内台城 。有一年,大将侯景起兵叛乱,包围了台城 。皇宫卫队与叛军短兵相接,战斗激烈 。梁朝士兵有时顾不上吃饭,当时正值初秋,肥鸭上市,厨师就把鸭子宰杀后洗净,加上佐料煮熟,用荷叶一只只包好送到土山上,有时怕来不及,就将几十只鸭子扎起来抬上阵地 。士兵们打开成捆的干鸭,用水一煮,顿觉香味扑鼻,咸淡相宜 。因其肉质细嫩紧密,像一块板似的,士兵们便风趣地称它为1“板鸭” 。
此后,南京的百姓也纷纷制作“板鸭”,渐渐地形成了几十道操作精细的工序 。到了清代,板鸭被列为“贡品”,有“官礼板鸭”之称和“六朝风味”之誉 。宣统年间,开始名扬海外,今南京板鸭外形饱满,体肥皮白,食之肥而不腻,具有香、酥、嫩的特色 。
六、中秋节“杀鸭子”的来历
按习俗,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喜欢吃盐水鸭,据说这还和朱元璋有关系哩 。
朱元璋造反,计划在八月十五起义,规定的联络暗号是“驱元兵,杀鞑子” 。
谁知道消息泄露,被元朝官兵知道了,他们立即调兵遣将,占领各军事要道,朱元璋的造反部队非常危险 。
老百姓也知道了这个情况,他们心向着朱元璋的起义队伍 。于是,大家开门敞户,做圆饼,杀鸭子 。
元朝官兵很是奇怪,派人出来打探,老百姓说:“这是我们过八月节的习惯,家家要吃圆饼,杀鸭子” 。官兵一听,恍然大悟:原来是“吃圆饼,杀鸭子”,不是“驱元兵,杀鞑子”,就把官兵全部撤了 。这样,朱元璋起义才获得成功 。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没有忘记老百姓相助的功劳,就规定,每年中秋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吃圆饼,杀鸭子 。
圆饼,就是后来的月饼,这时候的鸭子,南京人还给它一个好名称,叫作桂花鸭!南京的鸭子也就出了名 。
以上就是【鸭肉的功效与作用,鸭肉禁忌人群与注意事项】全部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