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是什么书 量子力学是什么( 三 )


当然我们在课堂上讲授量子力学的时候 , 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真实地还原量子力学诞生的方方面面 , 我们给出的是一个简化后的故事 , 这个故事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
这里提出一个学习的小建议 , 对于学习来说不要怕重复 , 比如我们会发现高中学物理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光电效应 , 大学的时候还会再学一遍 , 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 , 当我们背景知识多到一定程度 , 即便是重新陈述一遍光电效应的主要实验事实 , 对有心人来说也是不一样的 , 在新的知识基础上重新思考旧问题正是我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途径 。
初学量子力学最重要的概念是“波粒二象性” , 我们有两个线索 , 一个线索是追问光的本性是什么?另一个线索是追问电子的本性是什么?
关于光的本性 , 最早人们认为是粒子 , 后来惠更斯等认为是波动 , 到了麦克斯韦更进一步判定光是一种电磁波 , 随后赫兹又做实验验证了电磁波和光波的物理性质一样 。当普朗克解释黑体辐射实验的时候 , 光的波动图像已经牢固地确立了 , 但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不得不引入量子概念 , 认为光的能量存在一份、一份的量子 。爱因斯坦在此基础上干脆认为光就是粒子 , 具有确定的能量和确定的动量 。爱因斯坦的这个大胆的猜测被康普顿实验证实了 , 光子可以和碳原子中的电子发生碰撞 , 并发生能量和动量的交换 , 这种碰撞就和我们平时在台球桌上看到的白球和红球的碰撞一样 。
关于电子的本性 , 汤姆逊实验发现电子可以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 , 并由此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电荷与质量的比值) 。密立根的油滴实验直接测量了电子的电荷 ,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出电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小得多 。为了推测原子中正电部分的分布 , 卢瑟福用高速运动的α粒子撞击金属薄片 , 发现有些α粒子竟然被反弹回来了 , 这说明原子中的正电部分(原子核)是集中分布的 。如果我们把电子设想为一个很小很轻的带负电的粒子的话 , 它就应该在带正电的很大很重的原子核附近做“圆周运动” , 但这种圆周运动是不稳定的 , 随着电子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 电子很快就会落在原子核上 。
为了解释氢原子光谱现象 , 玻尔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 , 他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核周围特定轨道上运动 , 玻尔称这些轨道为定态 , 当电子处在定态的时候 , 电子不向外辐射电磁波 。电子在两个定态之间可以发生跃迁 , 在此过程中会伴随着光子的发射或吸收 。
那么为什么电子处在定态时是稳定的呢?德布罗意把这个状态想象成一种“驻波” , 换句话说电子现在必须被重新理解为一种“波动”的图像 , 这种波叫“物质波” 。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概念是理解量子力学的基础 。电子和光子都是物质波 , 只不过前者是费米子而后者是玻色子 。
为了尽快引入“物质波”概念 , 费曼从一个理想化的实验——双缝干涉——直接出发 , 建立量子力学 。双缝实验是个很直观的实验 , 我们在自家浴缸里就可以做 , 同时干涉现象也是我们从前学习光学时仔细讨论过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