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性行业有哪些种类 服务性行业有哪些

【服务性行业有哪些种类 服务性行业有哪些】
近年来,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在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升就业吸纳力、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发展潜力看,生活性服务业的新需求潜力大、新供给升级空间广、新动能后劲足、新机制保障强等特征十分突出,已成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抓手 。
生活性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是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热点从商品消费加速转向服务消费,以教育、娱乐为代表的发展型、享受型消费需求持续扩大 。同时,消费观念也发生变化,居民消费更加追求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 。在此趋势下,生活性服务业不仅能满足居民已有的消费需求,而且能以更加多样化的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带动引领新消费需求,通过挖掘“老需求”、激发“新需求”持续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

服务性行业有哪些种类 服务性行业有哪些

文章插图
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是带动就业的有效抓手 。服务业快速发展,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我国承载就业的主要行业 。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性服务业提供的岗位种类繁多,既有餐饮服务等传统岗位,又有网络主播等新兴岗位 。截至2021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数达2亿人,其中,生活性服务业是主要领域 。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将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有助于释放就业潜力,特别是能为不同教育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就业者提供更多岗位,增强稳就业的“蓄水池”功能 。
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 。生活性服务业涉及的领域宽、范围广,不仅包含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服务,而且包含健康、养老、旅游、体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为人们提供丰富、便利、优质的生活服务,有利于解决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
当前,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 。
一是新需求潜力大 。从消费能力看,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这为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提供了条件、蓄积了动能 。预计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消费需求特别是服务消费需求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从发展规律看,随着人均GDP上升,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也逐渐上升 。2021年美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65.2%,日本为57%,韩国为55.9% 。同期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4.2%,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
二是新供给升级空间广 。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供给总量提升空间大,供给结构优化空间大,供给质量提升空间大,特别是在就医、养老等热点领域有较强的供给升级动能 。随着需求升级,生活性服务业的供给升级也逐步提速,行业资源配置与人口布局失衡等问题在发展中不断缓解,居民获得生活性服务成本高、难度大、便利性差等突出矛盾已明显改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趋势逐步显现,这也进一步促进了供需之间的匹配与平衡 。
三是新动能后劲足 。当前,数字经济与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催生出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引发行业革命性变革,有效拓展了行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推动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不仅极大方便了消费者、降低了消费成本,而且推动供给端以更加敏锐的信息捕捉和处理能力提升其满足需求的水平 。据统计,2020年,我国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40.7%,生活性服务业的数字化水平在服务业中处于较低位置,这表明数字经济与生活性服务业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融合渗透将为行业带来巨大发展潜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