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图片 三棱



莪术图片 三棱

文章插图
拼音Sān Lénɡ
别名萆根(《抱朴子》) , 京三棱(《开宝本草》) , 红蒲根(《本草图经》) , 光三棱(《药材资料汇编》) 。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或小黑三棱、细叶黑三棱的块茎 。秋、冬二季均可采收 , 挖取块茎后 , 去掉茎叶及须根 , 洗净 , 削去外皮 , 晒干 。
原形态①黑三棱(《救荒本草》) , 又名:肄草(《字林》) , 三棱草(《千金翼方》) 。
多年生草本 。根茎横走 , 下生粗而短的块茎 。茎直立 , 圆柱形 , 光滑 , 高50~100厘米 。叶丛生 , 2列;叶片线形 , 长60~95厘米 , 宽约2厘米 , 叶背具1条纵棱 , 先端钝尖 , 基部抱茎 。花茎由叶丛抽出 , 单一 , 有时分枝;花单性 , 集成头状花序 , 有叶状苞片;雄花序位于雌花序的上部 , 直径约10毫米 , 通常2~10个;雌花序直径12毫米以上 , 通常1~3个;雄花花被3~4 , 倒披针形;雄蕊3;雌花有雌 , 蕊1 , 罕为2 , 子房纺锤形 , 柱头长3~4毫米 , 丝状 。果呈核果状 , 倒卵状圆锥形 , 长6~10毫米 , 径4~8毫米 , 先端有锐尖头 , 花被宿存 。花期6~7月 。果期7~8月 。
【莪术图片 三棱】生于池沼或水沟等处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
②小黑三棱
多年生草本 。根茎短 , 生多数块茎 。茎高40~60厘米 , 叶片宽线形 , 长45~55厘米;宽6~8毫米 。雄花序位于雌 , 花序之上 , 无柄 , 通常5~7个 , 具叶状苞片;雌花序3~6个;雄花花药线形 , 花丝线状;雌花子房倒卵形 , 花柱宿存 , 略呈钩状 。果呈核果状;纺锤形 , 熟时黑褐色 。
生于池沼及水沟等处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 。
③细叶黑三棱
形态特点为根茎短 , 块茎较小;叶片狭线形 , 长45~70厘米 , 宽3~4毫米 。
生于沼泽、水沟等处;分布东北、河北等地 。
生境分部主产江苏、河南、山东、讧西 。辽宁、安徽、浙江、四川、湖北等地亦产 。
性状干燥块茎呈圆锥形:扁卵圆形 , 上圆下尖 , 长2.5~5厘米 , 直径1.5~3.5厘米 。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 , 细腻或粗糙不平 , 有刀削痕迹 , 并有密集的点状须根痕 , 略呈横向环状排列 , 两侧面有突起 , 凹凸不平 。质坚实 , 极难折断 。切断面平坦 , 黄白色或灰白色 , 向内色较深 , 中间有多数不明显的维管束小点 。气微弱 , 味淡 , 嚼之微有麻辣感 。以个匀、体重、质坚实、去净外皮、表面黄白色者为佳 。
化学成分小黑三棱含挥发油0.05% 。
炮制三棱:拣净杂质 , 用水浸泡 , 捞出润透 , 切片 , 晒干 。醋三棱:取净三棱置开水锅内浸没 , 煮至五、六成透时 , 加醋再煮至八成透 , 停止加水 , 并停止续火 , 留在锅内闷透 , 吸尽余汤 , 捞出 , 晾至外皮无水分 , 切片 , 晒干 。(每三棱100斤 , 用醋30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