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死亡之海的沙漠 死亡之海一戈壁沙漠( 三 )


水带来了绿洲 。塔克拉玛干是“胡杨的家园” , 据说 , 这里的胡杨占全国胡杨的90% 。有些植物为了应对缺水 , 根系异常发达 , 超过地上部分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 , 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 。而动物为了逃避酷热和食物短缺 , 有夏眠的现象 。
▲ 罗布人 , 很可能就是古代生活在罗布泊附近的楼兰人的后裔 , 他们依水而居 , 不种五谷 , 不牧牲畜 , 唯以小舟捕鱼为食 。渔船是用整棵胡杨木凿成的独木舟 , 称为“卡盆” , 当年探险家斯文·赫定就曾乘着卡盆在罗布泊游览 。昔日水波荡漾的罗布泊早已干涸 , 罗布人也被迫开始游牧、耕种 , 卡盆静静地躺在陆地上 , 不知道何时才能再下水 。郭晓东/摄影
绿洲养育了各种生物 , 也催化出文明 。高山上的皑皑白雪 , 在春天里化为水 , 如神女的秀发般披散而下 , 一座座绿洲城市 , 就是发上系着的绿宝石首饰 。
从约1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起 , 属于蒙古人种或欧罗巴人种的族群 , 开始在绿洲里生活 , 著名的铁板河楼兰美女 , 便是欧罗巴人的一支——吐火罗人 。他们狩猎、捕鱼、耕种、织造 , 繁衍生息 , 形成聚落 , 甚至城市 。
▲ 古城遗址分布图 。制图/Paprika
迄今发现新疆最古老的城市遗址 , 就坐落在莎车的叶尔羌河一带 。这个被称为兰干遗址的古代城市 , 建立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
楼兰是沙漠文明中最著名的一个 , 它被罗布泊滋润着 , 也被记载在《史记》中:“楼兰 , 古邑有城郭 , 临盐泽 。”盐泽就是罗布泊的古称 。这个西域的传奇国家原本地处丝绸之路要冲 , 往来的货物云集 , 富庶而安逸 。
▲ 罗布泊是咸水湖 , 湖水干涸后 , 水中的盐、碱等矿物质沉积到湖底 , 与泥土结合凝结成坚硬的盐壳 。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 , 盐壳会隆起、断裂 , 像一片片锋利的岩石 。这样的土地肯定寸草不生、毫无生机 , 陪伴它的只有火热的太阳、咆哮的厉风 。当傍晚来临时 , 盐壳被笼罩在一片血红中 , 神秘恐怖的氛围也随之悄悄降临 。吴健/摄影
可是由于气候变迁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 曾经烟波浩渺的湖泊如今只剩下大片盐壳 , 周边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 。楼兰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 存在感只留在在千百年后的诗句里 , “愿将腰下剑 , 直为斩楼兰” , “不破楼兰终不还 。”
如果把人类文明比作群星 , 沙漠中的文明就是流星 。干旱区降水稀少 , 建立在这里的文明过于依赖冰雪融水带来的水源 。
▲ 小河墓地 。它位于孔雀河下游的罗布泊荒漠中 , 墓地上竖立着密密麻麻的木头 , 远远望去好像枯萎的胡杨林 , 但周围散落着的棺木和尸体却时刻提醒着人们 , 这里是阴森恐怖的死神殿堂 。李学亮/摄影
这样的特殊环境 , 一旦河道变道 , 湖泊干涸 , 沿水而居的居民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 一个个城邦被荒废抛弃 。因为环境带来的文明 , 也因为环境变化而消解 。
干旱区的生态环境也分外脆弱 , 不比东部季风区扛折腾 。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应非常敏感 , 土壤格外容易盐碱化 , 耕种一些年份后便颗粒无收 。有种说法 , 楼兰的倾覆就是因为过度耕种导致的环境恶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