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死亡之海的沙漠 死亡之海一戈壁沙漠( 四 )


▲ 罗布泊北岸70千米处、孔雀河下游的古墓沟中 , 一座座太阳墓已经默默忍受了近4000年的风沙 。图即太阳墓 , 墓穴周围整齐地环绕着七圈木桩 , 圈外有呈放射状展开的列木 , 整体酷似正在放射出光芒的太阳 。是谁建造了这些奇特的墓葬 , 他们的后裔在哪里 , 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李学亮/摄影
在沙漠里 , 太多文明昙花一现 , 转瞬即逝 。恰恰是因为这样 , 文明不断地更替和交融 , 被风沙掩盖于地下 , 直到被人们重新拾起 。
文明博物馆
塔克拉玛干不止是地貌博物馆 ,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文明宝库 。
沙漠吞噬了无数的生命 , 却遗落下人类创造的城邦和物件 。因为干燥 , 壁画和塑像不容易被水和生物侵蚀 , 所以遗迹都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 成为天然的博物馆 。
▲ 楼兰古城在若羌县东北部 , 孔雀河下游 , 罗布泊西北部 , 最早是由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的 , 他的老师正是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者李希霍芬 。由于城内出土的木简上曾多次出现“楼兰”一名 , 因此这里被人们称为楼兰古城 。图即古城中的“三间房遗址” , 遗址宽敞 , 墙壁以土坯垒成 , 周围散落着木框架 , 木头上甚至还残留着朱漆 , 可能是当时的官署所在 。郝沛/摄影
楼兰古城在15个世纪后 , 重见天日 , 使我们得以窥见古城当时盛况之一斑:风格各异的陶器、漆器、木器、铜器、玻璃器 , 展示了这里曾经的富庶和百货云集 , 当然 , 最令人惊叹的 , 是那些色彩斑澜的汉代丝锦 。
米兰古城城内遗址有魏晋时期的佛塔、佛寺 , 以及吐蕃戍堡等 。佛寺壁画中发现了“有翼天使”的形象 , 一时引起世人的很大 。
▲20世纪初 , 斯坦因在米兰古城盗掘时 , 从佛寺壁画中发现了“有翼天使”的形象 。图/Wikipedia
尼雅遗址出土过用源自西方犍陀罗的佉卢文书写的木简 , 也发现过带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 。
塔克拉玛干地下发掘出的物件丰富得令人咋舌 。除了壁画和织锦、还有罗马柱、印度佛像……从而证实 , 作为丝绸之路的中段 , 这里是地球上唯一的四种文明交汇处 。
▲ 若羌县东部的米兰古城可能是鄯善的伊循城 , 鄯善是楼兰后来的国度 , 丝绸之路南道的门户 。发源于阿尔金山的米兰河 , 给这里带来一小片绿洲 , 西汉曾在此屯田 。李学亮/摄影
古老的沙漠吞噬了很多生命 , 然而 , 仍有生命适应了环境 , 在这里欣欣向荣 。
塔克拉玛干中一直有人类活动的踪迹 。在沙漠的腹地 , 有一片被称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肚脐”的绿洲 , 充满了神秘性 。一方面是由于它独立存活于世界第二大沙漠中心 , 千百年来未见诸文字记载 , 完全与世隔绝;另一方面 , 对于它和它的居民的历史 , 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 。
▲ 克里雅人夏季住在用胡杨木、红柳和芦苇搭建的屋子里 。屋子不用泥土 , 门板由整块的胡杨木板做成 。沈桥/摄影
当地人称这里为“达里雅布依” , 汉语意为“大河沿岸 。”1982年 ,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寻找石油的沙漠车由北向南开进了达里雅布依 。突如其来的轰鸣声和滚动的“庞然大物”惊呆了放牧的男人 , 勘探队队员们也被吓坏了——在沙漠深处发现了“长尾巴的野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