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后是大斜坡怎么化解 屋后有斜坡的路


澎湃新闻记者 何利权 发自云南盐津
被拐33年后,“黎方富”回家了 。
4岁时,他被人从大山深处的家中拐至河南兰考,改名“李景伟” 。因为年幼,他不知道自己姓名,也记不清家在哪里,只是记得老家周边地貌 。很多年里,李景伟生怕忘了家乡的样子,时常在泥地和笔记本上画着这样一幅“地图”:半山腰上,两间房屋靠着竹林,一旁是猪圈,院子下方有池塘、水田;爷爷家房子紧紧挨着两层小木楼,不远处是梯田,梯田上方另有两户人家;一条小路从屋后蜿蜒而上,是出山的公路 。
去年年底,靠着这些记忆,李景伟花十分钟手绘了一张地图,发到网上寻亲 。在各方帮助下,李景伟很快找到了疑似生母的信息,不久两人DNA比对成功 。
寻亲成功后,李景伟却迟疑了 。他得知生父、姐姐以及一个未曾谋面的弟弟已逝世多年,觉得“家不完整了” 。“有那么一瞬间,我不愿意(承认)这是我的家了 。”
5月30日,李景伟和生母、弟弟、妹妹回到故乡——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一处深山里,206省道从村子后方的山上蜿蜒而下,十多公里外即是四川宜宾筠连县,那里地势陡然变缓 。
时隔33年,再见故园,房屋已倒塌,片瓦难寻 。池塘虽然还在,水却有些浑浊 。梯田干涸成了旱地,种上了玉米 。屋前屋后的几棵广柑树还在,只是长高了很多 。在直播镜头里,李景伟哭着问,“我爸呢?”家人将他带到父亲坟头 。坟上已长满青草 。
次日清晨,李景伟从姐夫家醒来 。姐夫家离他家不远,是“手绘地图”里梯田上方的两家邻居之一 。站在姐夫家院子里,老屋后的竹林依稀可见 。有人和他打招呼喊他“李景伟” 。他愣了一下,大声应答,“我叫黎方富 。”

房屋后是大斜坡怎么化解 屋后有斜坡的路

文章插图

李景伟回家后,和亲人坐在一起直播 。
“寻亲是天经地义的,你只是想回家而已”
5月31日下午,李景伟站在盐津县老屋前的空地里,用手机录制了一段视频,准备分享给短视频平台上的18万“粉丝” 。“这个位置是两间房子,还有一个猪圈,都没有了 。这里是池塘,小时候觉得水很深,现在发现很浅……”发布前,他翻出手绘的“地图”,嵌在视频左下角,以证明他关于家的记忆和实际并无差别 。
他甚至还能清楚地指出“人贩子”是从哪条小路将他带走的——1988年冬月的某日,在院子里借住多日、获取一家人信任的“光头叔叔”,趁大人不在,带李景伟绕过行人较多的乡村道路,经屋后一条山间小路,爬过一片斜坡,到了公路上 。那里有几个人等着,每人推着一辆自行车 。
“这条路还在呢 。”李景伟站在离家不远的山头,指着脚下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 。不远处就是那片斜坡,曾经有货车失事从公路上翻下来 。关于生父最深刻的记忆也停留于此 。“那天他曾和别人一起,帮忙将车轮推上公路 。”很多年后,父亲倾斜身子、双脚蹬地,用双手朝山上推车轮的形象,仍刻在李景伟的脑子里 。
最后,他被带到河南兰考的养父母家,改名为“李景伟” 。“那些邻居好奇,问我从哪来的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怎么来的 。我还炫耀,说坐过火车,去过一个商场,可大了,可漂亮了,还有自动扶梯 。”李景伟说,这些话传到了养父母家耳朵里,“他们不太高兴” 。
从那时起,李景伟意识到,关于家的记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如果想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我就要给人留下一种印象,‘我啥也不记得,又笨又憨’ 。”但李景伟抑制不住对家和亲人的想念 。这已是一种潜意识 。就像他后来将“刘德华”视为偶像一样——寻亲成功后,他才得知生父名叫“黎德华”,“原来记忆深处早就对‘德华’两个字有好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