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黄芩种植技术视频 黄芩种植技术视频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等 , 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 根入药 , 味苦、性寒 , 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 为常见大宗中药材 , 具有很高的种植前景 ,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黄芩的种植技术视频吧!
黄芩的生长特性
1、黄芩株高30-60厘米 , 根茎肥厚 , 粗达2厘米 , 断面黄色 。茎基部伏地 , 稍木质 。叶交互对生 , 近无柄 , 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 。总状花序在基顶聚成圆锥状 , 花柱基生 , 花期为6-9月 , 果期为8-10月 。

中药材黄芩种植技术视频 黄芩种植技术视频

文章插图
2、黄芩多野生于山坡、地堰、林缘及路旁等向阳较干燥的地方 。它有喜阳 , 喜温和耐严寒 , 耐旱怕涝的习性 。苗期喜肥水 , 早春怕干旱、怕地内积水或雨水过多 , 轻者影响根系生长 , 重者导致烂根死亡 。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 , 但过黏、过沙的土壤 , 生长不良 , 难以实现全苗和高产优质 。
3、黄芩种子寿命2年左右 , 混等种子发芽率70%左右 。种子发芽温度范围较宽 , 15℃-30℃均能正常发芽 , 最适温度为20℃左右 , 发芽出苗快 , 发芽率高 。
黄芩的直播繁殖
1、播种时间:对播种季节要求不严 , 春、夏、秋均可 , 各地可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 但在干旱地区 , 择适宜时期播种 , 仍是确保黄芩全苗和夺取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 。
2、方式选择:在北方有灌溉条件的地块 , 以地下5厘米地温稳定到15℃以上时为宜 , 在5月中、下旬为最适 。春季土壤水分不足 , 又无灌溉条件的地块 , 应趁墒播种 , 北方直播以早春和晚秋为好 , 或者在雨季及初秋套播 。套种先用大锄将前作物行间土壤锄松 , 随后将种子均匀撒松土上 , 播幅要宽 , 播后再用大锄回推压实土壤即可 。若用喷壶再喷一遍水 , 效果更好 。套种时播种量应适当增加至每亩1公斤左右 。
3、播种方法:播前用25毫克每升的赤霉素溶液或冷水浸泡种子12小时 , 捞出后置于20℃-25℃的条件下保温、保湿、催芽 , 待部分种子裂口时再进行播种 。但催芽后的种子必须播在水分充足的土壤上 , 否则会导致种子回芽 , 影响正常出苗 。直播黄芩多采用开沟条播 。播种时 , 于做好的床内 , 按行距20厘米 , 开深3-5厘米的浅沟 , 覆土1-1.5厘米 , 稍加镇压 。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 。
黄芩的育苗移栽
1、苗床选择:山坡旱地直播难以保苗的 , 可采用育苗移栽方法 , 育苗应选择温暖、阳光充足的地方做苗床 , 阳畦或温床均可 , 宽130-135厘米 , 长视需要而定 。
2、播种方法:床址选好后 , 亩施腐熟的厩肥或堆肥5000公斤 , 深刨细搂 , 捡净根茬、石块等杂物 , 整平畦面 , 浇足底水 , 于4月上中旬 , 将已催芽的种子拌湿沙均匀撒畦面 , 上盖0.5-1厘米的过筛粪土 , 并在苗床上盖塑料薄膜 , 以便增温保湿 , 促进及早出苗 。
3、苗期管理:齐苗后要适当通风 , 苗高3厘米时 , 去掉薄膜 , 及时拔草和间苗 。苗高5-7厘米时 , 按40-45厘米的行距和每米长25-30株的密度 , 定植于大田 。定植后及时浇水 , 无水浇条件的 , 要结合降雨适时定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