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赞臣奶粉事件2020( 二 )


宋亮对中国商报采访人员坦言,利洁时当年收购美赞臣是为了在中国母婴市场,尤其是婴幼儿奶粉板块发力 。但2019年以来,美赞臣业绩下滑明显,利洁时也对外资奶粉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不再持乐观态度,于是趁机将其出售 。
值得注意的是,曾经的奶粉行业“老大”惠氏,成为了近几年外资奶粉式微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2015年惠氏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就突破了百亿元大关,惠氏也一度成为众多奶粉品牌效仿的楷模 。虽曾将中国的奶粉市场带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但如今的惠氏业绩持续下降,“不复当年之勇” 。
不久前,惠氏母公司雀巢在2020财年业绩报告中提出,雀巢能恩奶粉的销售正增长被惠氏S-26和启赋的负增长部分抵消 。而实际上,雀巢2019财年业绩报告就已显示,惠氏的主打产品S-26在中国销量出现了“短期下滑” 。
此外,达能、雅培等外资奶粉巨头2020年的业绩表现也并不理想 。数据显示,2020年,达能实现收入236亿欧元,同比下滑1.5%;2020年四季度,达能中国的专业特殊营养业务(其中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也出现了同比下滑的情况 。雅培财报也显示,2020年其婴幼儿业务收入同比下滑0.8% 。
一二线城市奶粉市场“失守” 外资奶粉巨头陷入低谷
北京市西城区某超市的奶粉展柜
几大外资奶粉巨头也曾风光无限,如今却陷入到尴尬的处境当中,这背后它们经历了什么?
据了解,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产奶粉消费信心骤降,外资奶粉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急剧增长 。尼尔森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婴幼儿奶粉销售额为385.18亿元,其中,美赞臣、多美滋、惠氏、雅培四大“洋奶粉”品牌共占据了近50%的市场份额 。而近几年,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迅猛增长,根据尼尔森报告,2017-2019年,国产奶粉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0.7%、43.7%、49%,逐年增长 。
不久前,国际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认证结果显示,国产奶粉飞鹤在北京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占有率跃升至第一 。尼尔森数据也显示,2020年四季度,飞鹤整体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7.2%,稳居第一 。业内人士认为,飞鹤在北京市场份额的提升,是国产奶粉抢夺一二线城市奶粉市场的表现,这也意味着外资奶粉巨头在一二线城市奶粉市场的“失守” 。
外资奶粉市场份额缘何下滑?宋亮认为,一是因为当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滑,这在一二线城市奶粉市场的表现更明显,而外资奶粉品牌以在一二线城市奶粉市场销售为主,受冲击更大;二是因为国产奶粉企业加速向一二线城市奶粉市场进军,目前已和很多渠道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外资奶粉巨头一二线优势市场已然“失守”,三四线城市奶粉市场的下沉过程又不顺利,其市场份额自然下滑 。
厦门地区一位母婴店主王琳丽(化名)对中国商报采访人员表示,之前外资的奶粉促销活动多以附送赠品的形式进行,而如今都是直接降价,可见其市场表现不好 。以惠氏为例,“近来,惠氏新增了几个品项,因价格体系较乱,这些品项不走正规有导购的母婴店,而在一些没导购的母婴店和加盟店推广 。随着价格体系越来越乱,门店毛利越来越低,很多门店选择放弃惠氏产品 。”
此外,据其透露,惠氏旗下包括启赋在内的主力产品也存在价格体系混乱的问题 。“即使在一二线城市奶粉市场,惠氏部分主力产品也会出现价格体系混乱的现象 。惠氏的解决办法就是换新包装以实现市场控货 。”王琳丽坦言 。
对此,宋亮认为,惠氏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母公司雀巢方面给予的压力太大 。为了完成业绩目标,惠氏不得不加快推新品和压货,导致价格混乱问题加剧,市场信心下降,市场份额下滑,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