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大外资奶粉巨头达能则面临更多的“烦恼” 。分析人士认为,对跨境购业务的依赖使达能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处境非常尴尬 。而相比惠氏和达能,菲仕兰和雅培的市场表现更不理想 。宋亮透露,“菲仕兰和雅培的奶粉业务这几年下滑最明显,预计2020年雅培中国区奶粉业务收入也就20亿元左右 。”王琳丽也直言,“几年前,雅培在厦门销售还可以,这两年雅培奶粉已经很少见,雅培福建的办事处已经撤掉了 。”
渠道下沉不畅三四线城市奶粉市场成外资巨头的“梦魇”
尤为值得的是,2016年开始,几大外资奶粉巨头相继吹响了向三四线城市奶粉市场进军的号角,多个“量身定制”的新品竞相上市 。然而,几年时间过去了,外资奶粉巨头的渠道下沉并未成功 。
2016年10月奶粉新政颁布之后,市场流传出“三四线城市奶粉市场将空出150亿元的空间,未来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将占到我国奶粉市场60%份额”的说法 。这一说法意味着,奶粉新政提高了行业门槛,大量中小品牌会退出市场,三四线城市奶粉市场将迸发出巨大潜力 。
于是,几大外资奶粉巨头开足马力向三四线城市奶粉市场进军 。2016年底,菲仕兰表示将子母奶粉品牌引入国内生产,主要针对三至五线城市或者郊区的奶粉市场 。2017年10月,美赞臣表示将产品下沉到三至五线城市奶粉市场,并宣称目前已经在武汉、天津、成都设立了新的区域分销中心,配合广州总仓,完善全国网络布局;2017年11月,惠氏宣布在中国推出SMA珍蕴奶粉,目标主打三四线城市奶粉市场,甚至喊出了“2020年实现50亿元销售额”的目标 。
而几年过去了,外资奶粉巨头渠道下沉“难产”成为了业内共识 。宋亮坦言,“外资奶粉巨头渠道下沉并不成功,只有达能和A2表现还可以,这还是跨境购带来的被动下沉 。”
以惠氏为例,其现实中的销售情况与“2020年惠氏SMA珍蕴奶粉达到50亿元”的目标相差甚远,于是去年该公司又推出惠氏臻朗加码下沉市场 。王琳丽透露,惠氏SMA珍蕴并没有实现预期效果,因此该公司才又上市了臻朗新品 。实际上,惠氏在三四线城市奶粉市场中,陷入到了“销量不好-压货-价格体系混乱-推新品-销量依然不好”的循环中 。河北省保定市一位母婴店主对中国商报采访人员透露,这几年市场很少能见到惠氏SMA珍蕴奶粉了 。“卖惠氏奶粉毛利太低了,一般母婴店只将其作为形象展示,重点推广的还是国产奶粉 。”
宋亮认为,外资奶粉巨头渠道下沉不成功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外资企业的管理者和运营者分离,这种机制决定了其不愿意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投入下沉市场,那么渠道商自然更愿意与促销、营养教育等做得更完善的国产品牌合作;二是外资奶粉企业没有完善的终端地推团队,这和需要使用“人海战术”进行推广的三四线城市奶粉市场并不匹配 。
- 新生儿奶粉几段 新生儿喝几段奶粉?
- 奶粉用40度还是70度的水冲泡
- 冲的奶粉没喝完可以加热喝吗
- 汤臣一品房价在上海排第几
- 婴儿换奶粉注意事项 宝宝换奶粉注意什么
- 奶粉店广告语 进口奶粉店宣传语
- 不二之臣小说好不好看完结 不二之臣小说好不好看
- 什么叫脱脂牛奶啊 什么是脱脂牛奶粉
- 初生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初生婴儿奶粉怎么选择品牌
- 做奶枣可以用婴儿奶粉做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