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建农村养猪合作社


养猪合作社对养殖户实行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管理,在降低养殖成本、减少风险的同时增加了入社养殖户的效益,改变了养殖户以往信息不畅、单打独斗的局面,提高了养殖户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农村如何组建养猪合作社吧!
农村养猪合作社设立阶段
【如何组建农村养猪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独立的、互助性的经济组织,是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新类型市场经济主体,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合作社创办设立的初始阶段,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相关政策规定,充分尊重民意,由农民自发联合,自主管理,才能真正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方针 。

如何组建农村养猪合作社

文章插图
1、组织机构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四章,对合作社组织机构的成立、职权、职责以及成员大会等均作了明确的界定,成员(代表)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是执行机构,监事会是监督机构 。
①组建一个过得硬的理事会:在合作社成立后,除了涉及合作社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的决策,由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外,一般性的日常工作主要靠理事会决议并实施,所以,理事会班子在合作社运行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合作社设立大会一般都要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所以在民主选举理事会组成人员时要兼顾多方面人才加盟,要把成员中的“能人”选进理事会,特别是生产技术人才、经纪营销人才、经营策划人才,等等 。
②选配一名高素质的理事长:理事长是合作社的领军人物,也是核心人物,担任理事长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还要在合作社中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更要有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所以在选举理事长时成员要充分了解理事长人选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当家人选好了,才会使合作社健康发展 。
③选聘一名业务精的财会人员:合作社是一个经济组织,离不开财务核算 。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聘请具有专业资格的财会人员 。在合作社创办的起步阶段,如果没有合适的专业财会人员,可聘请当地村级组织的报帐员担任,也可以委托乡镇财务核算中心代理做帐 。
④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合作社在内部机构设置上,要根据每个合作社实际需要合理设置 。对于一些较大型的合作社,可设置办公室、财务室、技术(供应)服务部、市场营销部等机构 。
2、规章制度建设:规章制度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合作社在设立登记之前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 。从目前情况看,不少合作社的章程是套用工商登记的章程范本,或者是其他合作社的章程范本,有的基本制度不够健全,各项权责不够分明 。
①制定一部符合本社实际需要的、可操作性强的《章程》:章程可以说是合作社的内部“法律”,所以制定好章程是非常必要的 。章程的制定可参照农业部示范章程,但不可原文照抄,要对章程的关键部分,诸如成员出资、机构设置、财务管理、盈余分配、解散清算等作出明确的规定,章程必须经过充分酝酿、反复修改、讨论认可,最后由全体设立人在设立大会时表决通过,签字盖章后正式生效 。
②制定一套基本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理事会、理事长,监事会、监事长工作职责,还有购销制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产品质量标准,等等 。
3、办公场所建设:办公场所是合作社的所在地,也是理事会、监事会处理日常事务和成员聚会、培训的聚集地,是合作社初期发展的硬件之一 。合作社最好设在成员居住集中或者生产集中的地方,有条件的最好自己建设,没有条件的可租用交通便利的门市房,还可以争取村干部的支持,把合作社办公地点设在村部 。在办公场所的建设上,既不要讲排场搞豪华,也不能太过简陋 。理事长办公室、财务室、业务室是必备的,办公场所还应做到“两有、两栏、两上墙” 。两有是:有牌子、有办公用具,两栏是社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两上墙是章程张贴上墙,制度张贴上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