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二 )


(2)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由“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到“斯天下之民至焉”,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
(3)口语化,生动多趣 。辩论说理讲求方式方法,循循善诱,争取主动,易于接受 。(板书:修辞:排、偶)
(四)拓展延伸
补充说明有关于孟子的思想主张和治国策略 。
明确:(1)“民贵君轻”的安邦之策;(2)提出和荀子不同的“性善论”;(3)延续了孔子的“仁政”思想;(4)不同于庄子的“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孟子风格是阐论明理的现实主义 。
(五)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回顾文章的条理和思路,并结合深入研究部分提出的三个问题,巩固知识要点 。
作业:请同学想一想,你如果是梁惠王的谋臣,将会用什么方法使帝王明白治国策略的欠妥之处呢?(要求:字数不限,要有条理,符合实际情况 。)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要注重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基本内容后,剖析深层思想和现实意义 。因此教师要以读为主线,安排朗读和诵读,带领学生翻译文本并理解文意 。本文凝结了孟子的论辩技术和治国安邦之策,因此,要结合孟子所处时代进行教学 。
中公讲师解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