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险峻的太行山在哪里

1、山势险峻的太行山在哪里数亿年前,由于地壳的运动,平坦的地面受挤压而突起,渐渐地经过了上千年,最后形成了山脉,山势险峻的太行山的就是这样来的 , 中国的山脉众多 , 那么太行山在哪里呢?本期城市文化带你来看下 。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 。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 , 绵延数400余公里 。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 , 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
在六亿年以前,太行山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过了频繁的地壳活动,地面上升下降 , 海水时进时退,当海退时,这里沼泽广布 , 气候温暖潮湿,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因此形成了太行山区丰富的煤炭资源 。以后的一次次地壳活动,使太行山脉逐渐隆起 。后又与东西的华北大平原断裂 , 形成太行东部陡峭,西部徐缓的地貌形态 。
约在240万年前开始大幅度隆起并逐渐形成 。早在28亿年前,太行山地区被海水淹没,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含铁硅质岩及碳酸盐地层 , 受五台运动和吕梁运动的影响,区内古老的地层普遍遭受褶皱、变质 , 并伴随有断裂和石英岩脉的侵入 。至距今18亿年,形成了混合岩化的结晶基底岩层 。
自距今18亿年的吕梁运动以后,本区地壳进入差异升降阶段,并由此导致了海水的进退往复,分别形成了中元古代地台沉积盖层 , 以及上覆的古生界寒武、奥陶、石炭和二叠系地层 。其中奥陶和二叠系为含煤地层 。发生在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使太行山新华夏式褶皱带逐渐形成并发育太行山前深大断裂带 。
发生在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太行山强烈隆升,而山前的华北平原则相对下沉,经过数百万年的千古锤炼,太行山终于产生 。
山地受拒马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切割,多横谷,当地称为“陉”,古有“太行八陉”之称,为东西交通重要孔道 。太行山东翼断陷盆地中分布有井陉、临城、峰峰、六河沟等着名煤矿 。太行山为重要地理分界,山以西为黄土高原,以东为黄淮海平原 。山地对夏季风有明显阻滞作用,迎风坡降水较多,并形成暴雨区 。山地东侧为地震强烈活动带 。
【山势险峻的太行山在哪里】太行山脉的的地质基底是复式单斜褶皱 。东侧为断层构造,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山前发育典型的洪积扇以及冲洪积平原 。从北向南有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太白山、白石山、狼牙山、南坨山、阳曲山、王屋山等山峰 。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 , 汇入海河水系 。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 。
2、藏龙卧虎之地 太行山大峡谷中国地域辽阔,众多山山水水风景秀丽 。峡谷是由河流切穿山体而形成的,出现在构造高原、台地或方山之间,沿构造裂隙发育,两坡由崖壁组成 。峡谷四周气势磅礴,风景秀丽,是不容错过的美景 。让本期城市文化带你来了解太行山大峡谷,一起来领略中国的大好河山吧!
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 , 位于山西省壶关县东南部,距山西省太原市250公里,距河南省郑州市280公里,距河北省石家庄市300公里 , 旅游区占地面积93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74.9% 。境内千峰竞秀,万壑争奇,独特的地形、地貌,珍稀动植物资源造就了太行山大峡谷最为奇异的自然风光 。
太行山山势东陡西缓 , 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 。山中多雄关 , 著名的有位于河北的紫荆关,山西的娘子关、虹梯关、壶关、天井关等 。山西高原的河流经太行山流入华北平原,流曲深澈,峡谷毗连,多瀑布湍流 。河谷及山前地带多泉水,以娘子关泉为最大 。河谷两崖有多层溶洞,著名的有陵川的黄围洞、晋城的黄龙油、黎城的黄崖洞和北京房山的云水洞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