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战术中,一个班分成三个小组,一个小组三个人,呈一个三角进攻的形状 。一般是两个士兵在前面,组长垫后的阵型 。每一个班排成三个梯队,三个班排成一个战斗 。这其中每个士兵的分工都非常明确,基本就是进攻、掩护和支援三种模式 。
而战斗群前后用手语抑或是无线电来交流,如果配合得好,一个战斗群27人,能够绵延8百米的战线 。这就是所谓的,三角形永远是最稳定的结构 。

文章插图
三三制战术一直以来能被广泛应用,自然是有它的优点,在最大程度减少被敌军密集杀伤的风险之后,它考验的还是士兵们的协同作战能力 。如果配合得好,三个士兵端掉对方三个炮兵阵地,也是分分钟的事情,这样的例子曾经在1962年的对印自卫战中出现过 。
这个战术如今并不常见于战场上,因为当时发明这个战术主要是因为缺乏掩护步兵作战的火力,现在国家强大了,国防预算上去了,自然也就不用担心火力的问题 。
不过三三制战术即使是放到现代步兵体系,其实完全不落伍,在近几年美国的一些反恐作战中,也能看到三三制战术的身影,不过是改良版本的,有时候是三个人,有时候是四个,视作战任务和作战情况而定 。
毕竟三三制的本质是进攻、掩护和支援协同作战,这一点永不落伍 。

文章插图
三、反斜面工事和三三制战术,在上甘岭战役封神说来反斜面工事和三三制战术,都曾经在军事史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特别是抗美援朝时期,我军简直在朝鲜战场上将这两者发挥到了极致 。
反斜面工事的建筑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上甘岭战役,一直到如今都被称为典范 。志愿军在上甘岭建筑了很多反斜面的防御工事,直接把火力强大的美军逼得进退维谷 。
后来美军找到了反斜面工事的弱点,那就是山顶的棱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制高点 。只要占领了这个阵地,也就能获得胜利 。
这直接把上甘岭战役打成了棱线攻防战,美军炮火密集,抢占阵地更具备优势 。于是我军只能在白天一直死守,到了晚上再反扑回去,并不断地紧急修筑反斜面工事,才加大了美军的反击难度,获得了胜利 。

文章插图
而当时美国的炮火实在太密集了,资料显示朝鲜战场上,美军9天时间里连打了36万发的炮弹,高强度的火力覆盖下,成堆士兵聚集在一起简直就是活靶子,这时候散而不乱的三三制就派上用场了 。
在雪马里围歼战役中,我军将这种战术传授给朝鲜士兵,就靠着这个战术,以及反斜面防御工事,整整击退了美军超过40次的进攻,谁看了不得拍手叫好啊 。
在现代战争中,许多战术都已经快用不上了,只能留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但是现代战争也求机动性和灵活性,人不可能永远依赖于高科技武器,经典的东西永不过时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反斜面工事和三三制战术,早晚还是会有用武之地的 。
文/小羊
参考资料:《被美国西点军校奉为经典的志愿军“三三制”战术》,王智超
- 狗狗长期晒不到太阳怎么办
- 解压心情的句子图片 解压心情的句子
- 存疑不起诉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起诉
- 农村淘宝地址不一样怎么办
- 有冲劲的正能量成语 有冲劲的正能量句子
- 荔枝怎样吃才不上火 荔枝怎么吃法才不上火
- 收付违约金要不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 人生感悟的经典短句不超过55字? 人生感悟的经典短句
- 女性护肤品十大排名 护肤品十大排名
- 妊娠纹越来越多怎么办 产后妊娠纹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