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93年,秦国丞相魏冉向秦昭襄王进谏,他希望能由白起来主持伊阙之战 。秦昭襄王同意了魏冉的进谏后,白起率领秦军阵斩二十四万魏、韩两国联军,并俘虏了魏国贵族公子喜 。凭借此战白起一战成名,秦军东出中原的道路,也由此战打通 。魏冉进谏前,白起的官职不过是秦军中的左更,是因魏冉的进谏,白起才会被秦昭襄王破格提拔,成为秦军中的左庶长{未立军功,就被连升三级} 。
《史记·秦本纪》记载:就在一年以前,向寿奉秦昭襄王诏命,率军攻打韩国 。这位向寿是秦昭襄王儿时的玩伴,在向寿成功攻占韩国武始郡的情况下,魏冉却无缘无故举荐白起,希望秦昭襄王做出临阵换将的决定 。此时的秦昭襄王虽然名义上是秦国国君,但他却被母亲宣太后以及舅舅魏冉联手打压 。秦国大权完全由,宣太后姐弟把持 。魏冉建议秦昭襄王临阵换将,便是想继续打压秦昭襄王 。换言之魏冉举荐白起,是想利用白起去争权 。无奈之下,秦昭襄王只好临阵换将,破格提拔白起 。伊阙之战后白起平步青云,但他也带上了宣太后一党的标签 。白起立下越多军功,在秦昭襄王眼中就会变得越刺眼 。
【白起从未打过败仗 曾经战无不胜的白起】长平之战爆发前,秦昭襄王就已经开始大肆清洗,宣太后和魏冉的党羽 。在赵国用赵括临阵换将廉颇的同时,秦国也秘密临阵换将,让白起主导长平之战 。表面上看这是秦昭襄王麻痹赵国的计谋,但当时的白起实际上却是赋闲在家 。这就是说,秦昭襄王对身为太后一党的白起并不信任 。不想战事却陷入僵持状态,想要扭转战局的秦昭襄王,就想重新让白起主持灭赵之战 。

文章插图
长平之战以秦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面对灭赵的大好形势,白起请求秦昭襄王,继续让自己率军攻灭赵国 。随后赵王用重金贿赂范睢,范睢又向秦昭襄王提出建议:此战让秦军损失惨重,赵国割让五座城池,秦军就应该撤军了 。最终秦昭襄王同意了赵王议和的请求,降诏让白起班师回朝 。王命不可违,郁闷的白起只好服从王命 。
当时秦昭襄王的想法便是,灭赵是早晚的事,不能再让白起继续立下灭国之功了 。不然自己清洗宣太后党羽的计划,就会因白起而功亏一溃 。几年后秦军再度发动灭赵之战,在战事不利于秦军的情况下,秦昭襄王就想再度启用白起 。不想对秦王有所不满的白起,却决绝了率军出征的诏命 。随即恼羞成怒的秦昭襄王降诏,逼白起自尽 。白起死时已经七十多岁,是什么原因让秦昭襄王容不下他呢?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开始赋闲在家 。秦昭襄王也完成了对宣太后党羽的清洗 。秦昭襄王没有对白起斩草除根,是因为他欣赏白起的领兵能力,希望白起能效忠自己 。此时白起再不尊诏命,在秦昭襄王看来,白起就很不识时务了 。
秦武王嬴荡执政大秦时,作为质子的秦昭襄王,曾和母亲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嬴稷回国成为大秦国君后,母亲宣太后却和舅舅魏冉联手把持朝政,打压自己 。多年被母亲和舅舅打压的嬴稷,会是怎样的呢?嬴稷的情绪一定是无比压抑的 。长期压抑的嬴稷,情绪一旦被释放,就没人能忤逆他的意愿 。换言之清除完宣太后党羽的嬴稷,已经变成一名唯吾独尊的偏执者 。臣子对唯我独尊的偏执者{秦昭襄王},一旦有一丝忤逆,他就会亲手毁灭这位臣子{白起} 。事实真像编者所说那样吗?咱们来看看白起被赐死前,秦国发生的几件大事 。
一、执掌大秦第四十二年,嬴稷确立太子{安国君} 。这就说明当时的嬴稷已经清洗完宣太后的党羽 。二、宣太后病逝 。三、魏冉被嬴稷贬到封地陶邑 。这几件事都说明,秦国大权开始由嬴稷一人执掌,秦国只可以有一个声音存在,那就是嬴稷的声音 。此时白起再不选择服从王命,不就是自寻死路吗?
- 流调电话打过来没接还会再打吗
- 甄嬛手段有多厉害小说 甄嬛手段有多厉害
- 小苏打过期了还能用么 小苏打过期了还有用吗
- 从未逾期征信花了怎么恢复
- 河马能打败狮子吗 河马能打过狮子吗
- 宁愿从未认识过你的句子
- 爱情让人崩溃的说说2021精选
- 打完豆浆的渣了,可以做什么? 打过豆浆的豆渣能干嘛
- 打过涉事疫苗需不需要补打
- 杜宾犬能打过阿拉斯加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