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为浇水发愁了,给你支招“10多10少”浇水法,比啥方法多管用

文章插图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是个极爱花之人,有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而现在对养殖花草痴迷之人更多,尤其是见到花草艳丽漂亮,而喜欢上养殖的初学者们,对自己喜欢的花草照顾备至,精心侍弄。但却缺少了些经验,更是没有一个稳定的章法。不少初学者在养殖花草时,就怕养不好,不管具体情况,根据一两篇文章上说什么花几天浇一次水,他就学着浇,或者自己想当然的浇,这样做的结果,基本上都会让花草尘归尘土归土,就算侥幸不死,花草也会因为长期积水、过度潮湿,引起根系呼吸不畅,就是我们所说的闷根,还会造成黑腐病、烂根等,一株健壮的花草也会元气大伤,再不能科学的管养,也离尘土不远了。

文章插图
我们养殖的花草,其实绝大部分都是我们浇水过多淹死的,很少是被旱死的。很多文章里也有不少具体的针对各个品种的浇水原则,针对性的来给花草进行养护管理,这些是最基本的养殖花草的知识,我们必须要掌握。结合花草的品种分类、地域气候、植株大小、花盆的大小等等来具体的进行科学养护管理,这方面娟子陆陆续续也写了一些文章,今天的文章算是娟子对以前文章一个简单的总结,就浇水而言,可以归纳为“十多十少”原则,和现在的“见干见湿”、“干透浇透”等原则并不矛盾,还能相辅相成。

文章插图
草本多浇,木本少浇
植物花卉一般分草本和木本,草本花卉根系都比较浅,吸收水分的能力就比较差,而较多的叶片也导致蒸发量较大,所以草本花卉就要经常的补充水分;而木本植物,一般根系都比较发达,还有发达的毛细根,吸收水分能力较强,而它们以叶茎为主,蒸发量也偏少。所以,在针对2种不同的植物花卉浇水时,草本浇水的频次要大于木本,这里说的是浇水次数,浇水量不变,以浇透为准。

文章插图
草木多浇,多肉少浇
多肉,也被称为多浆类植物花卉,有着粗大的根茎和肥厚的叶片,储水能力非常出众,能在断水后,自给自足很长一段时间,多肉相对于草本花卉和木本植物来说,更需要减少浇水的频次,浇水次数过多,直接会让植株徒长、烂根等。

文章插图
常绿多浇,落叶少浇
常绿植物,顾名思义,一年四季叶片常绿,但也增加了水分和养分的消耗,所以需要给它们提供更多的水分;而落叶植物,到了秋冬季节,植物自动落叶进入冬眠状态,尽量要少浇水了,而常绿植物却需要多注意,正常进行浇水。

文章插图
生长期多浇、休眠期少浇
前面说落叶树到了秋冬会进入冬眠,其实并不全面,常绿树木也会休眠,它们会在夏季高温和冬季严寒时选择休眠,休眠期间,植株基本都停止生长,因此不需要外界过多的水分和养分,太多的水分进入盆土,吸收蒸发不掉,只会造成积水闷根;而在生长期,植株生长旺盛,需要更多的水分和养分来帮助自己快速的生长发育,所以,在生长期要多浇水,休眠期少浇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