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教育功能和其他功能 文学的教育功能是如何体现的呢( 二 )


【文学的教育功能和其他功能 文学的教育功能是如何体现的呢】儿童本位论的命运,是中国儿童文学命运的一面镜子,也是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准 。中国儿童文学史的无数事实证明,坚持和弘扬儿童本位论的时代,儿童文学就容易出现佳作 。而批判、背弃儿童本位论的时代,儿童文学就佳作寥寥 。疏离、背弃儿童本位论,就不容易产生健康的儿童文学思潮,更不利于建立多样化的儿童文学范式,儿童文学就有可能“歉收” 。可以说,儿童本位论是我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的一大核心思想 。
此外,我还从将中国儿童文学史与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打通式探索,这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 。儿童文学有自己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但它毕竟是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一部分,适当结合起来,在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背景和视野下,观照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应当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现代文学何以是“现代文学”和“新文学”,这不仅仅因为它是“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革命的文学”,更因为它出现了“儿童的文学”,这是古代所没有的新的文学 。儿童文学的诞生,丰富和深化了“新文学”的深刻内涵 。
在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时,我还紧紧抓住儿童文学的内在矛盾:儿童性与文学性的矛盾 。可以说,对这一矛盾的观察,贯穿在整个重写脉络中 。比如,茅盾、郑振铎为何没有走上艺术的儿童文学创作之路?又如,沈从文、巴金、老舍三大文豪为何在儿童文学门槛前败下阵来,而不得入其门?
这些只是我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的一些粗浅感受和想法,所做的也只是初步的探索和尝试,肯定有很多不足和有待完善之处,希望更多关心中国儿童文学史的读者批评指正 。
(作者系儿童文学研究者)
《中国教育报》2022年09月14日第9版
作者:梅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