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法式是由北宋建筑师谁组织编纂的


在宋代灿烂的文化星空中,有一部著作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事业的伟大成就,凝聚了古代工匠的营造智慧,这就是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 。
故宫博物院藏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书影 。(图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李诫何许人也?李诫是北宋一位官员,他在主管宫室营造的将作监任职十七年,从将作监的主簿一路干到将作监的负责人 。宋徽宗在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大兴学校时,他曾主持营建“辟雍” 。辟雍是古代皇帝尊崇儒学、宣扬教化的重要礼制建筑,辟雍的形制相当独特,建筑四面环水,以此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具有实际营建经验的李诫是编写《营造法式》的合适人选,那么《营造法式》又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营造法式是由北宋建筑师谁组织编纂的

文章插图
用建筑学家梁思成的话说,《营造法式》“是北宋官订的建筑设计、施工的专书 。它的性质略似于今天的设计手册加上建筑规范 。”北宋政府之所以出台建筑规范,是因为北宋中晚期建筑业中腐败丛生,有的偷工减料以致严重影响房屋质量,有的事前虚报物料用量挪作他用 。从《营造法式》的成书过程也可看出政府修书的目的 。早在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朝廷就曾命将作监编写《营造法式》,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编成,但是这个版本对于建筑用料的定额规定得过于宽松,官员和工匠可以上下其手的空间太大了,不利于杜绝弊端,于是朝廷下令重修,重修的重担落在了李诫身上 。
李诫为了修好《营造法式》,广泛参考各种典籍,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放下古代读书人对工匠的种种偏见,向他们请教有关问题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李诫编完《营造法式》并进呈朝廷,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由朝廷正式刊印《营造法式》 。
我们今天看到的《营造法式》正文共三十四卷,分为四个部分:前两卷“总释”“总例”相当于一部古代建筑术语辞典;第三卷至第十五卷介绍了石作、大木作、小木作、竹作、瓦作等十三个工种的营造规范;第十六卷至第二十八卷规定了各工种的用工及用料定额标准;最后六卷是193幅图样 。
据说李诫颇有绘画才能,其画作曾被艺术修养很高的宋徽宗赏识,可惜没有画作传至今日,倒是这193幅图样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而且科学史家认为它们具有重要的价值 。李约瑟在研究过这些图样后大为赞赏:“李诫绘图室的工作人员所作出的框架组合部分的形状表示得十分清楚,我们几乎可以说这就是今日所要求的施工图——也许是任何文化中第一次出现 。我们这个时代的工程师常常对古代和中世纪时候的技术图样为什么这样糟糕而觉得不解,而阿拉伯机械图样的含糊不清就是众所周知的事 。中世纪的大教堂的建筑者是没有较好的制图员的……西方是无法可与《营造法式》相较量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