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大师林 林元文哪里人( 二 )


“由于雷东村地处半岛地貌单元,汇水面积小,地表水易流失,覆盖层薄,下部基岩为花岗岩,岩石完整,赋水性差 。”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林元文说,“这一钻孔施工130米,发现有三层含水层,日出水量达102吨,作为村中的备用井可基本解决雷东村居民日常用水需求 。”
雷东村终于找到了出水点,又在各方努力下,今年春节前全部铺好主管网 。今年春节,雷东村村民终于跟城市居民一样,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
山区畲村奔富路
东南网6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晓燕 通讯员 夏斌)一座座别具一格、错落有致的民房,掩映在翠绿欲滴的树竹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扑鼻的柚花香,引来蜂蝶飞舞其中;村前数十亩荷花塘里,三三两两稚嫩的荷叶,已探出水面;小山包上修建的几栋民宿,正在加紧试营业前的设施安装……
近日,记者走进霞浦县崇儒乡霞坪畲村,一幅业兴人欢的喜人景象扑面而来 。
设施补短板
霞坪村共有5个自然村,总人口145户590人(其中畲族人口554人),属县级贫困村 。主村距乡政府所在地仅1公里,拥有较好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和便捷的交通,可昔日村里基础设施薄弱、村民住房破旧简陋,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 。
“以前,主村30多座房屋全是木头房,只有村小学校舍是一层钢筋水泥房 。”当了15年村支书的雷宜乡告诉记者,村集体没有收入,村民口袋也空空的,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人靠种水稻、绿竹、芙蓉李、茶叶等勉强糊口 。
上世纪90年代初,相关部门开始挂钩帮扶霞坪村,并选派驻村干部与当地干群一道,共谋脱贫发展之策 。
“第一个挂钩帮扶村里的部门,是县国税局 。”雷宜乡回忆道,挂钩帮扶不久,国税局就帮助村里加盖了一层村小学校舍,还硬化了每家每户的大厅和门前路 。
随后,宁德市委宣传部挂钩帮扶3年,帮助村里新开垦了200多亩茶园,还将棋盘山、石竹垄、大坪后、三箩洋等几个自然村的通村羊肠小路,全部拓宽成将近3米的机耕路 。
2016年5月,崇儒乡根据霞坪的实际村情,结合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调整了该村的发展定位、产业结构等,将发展山区畲村特色旅游,作为霞坪村的主要发展方向 。
拓宽通村主干道、整修村旁河道、改造村民房屋立面……在挂钩单位和其他各级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村里加快建设旅游配套设施 。
小荷尖尖角
根据规划,村里向村民租下村前的40多亩土地,修建荷花塘,种上多个观赏类品种荷花,还在荷塘上修建了木栈道、草亭、喷泉等休闲设施 。2017年夏季,塘里的荷花陆续竞相开放 。“霞坪有几十亩荷花可观赏”的消息不胫而走,游客纷纷前往观赏消暑,霞坪开始名声在外 。
“这两三年夏季,到村里观赏荷花的游客每年都有上万人 。”现任村支书雷石平说,去年8月8日,崇儒乡在霞坪村成功举办“首届荷花文化节暨畲乡首届乡村旅游节”,吸引了近万名来自本地和周边县市的游客、摄影爱好者 。
村民们瞄准这一商机,纷纷做起了旅游生意 。
记者走进一家店名叫“畲家风味”的农家乐大排档,店老板兰克禄热情地迎了上来 。他告诉记者,早些年,他家由于人口多、子女小、收入少,日子过得挺紧巴的 。“排档店开张后,全家人都在店里帮忙打理,不用雇工,盈亏都是自己的 。”兰克禄说,村里荷花季那几个月,每月都有五六千元的收入,加上平时的散客,现在的生活,要比之前好很多了 。
目前,全村除了6家农家乐外,还有许多村民在自家设点销售茶叶、李干、笋干、畲家乌米饭等特色农产品,收入不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