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宽《清明·满城风絮一层纱》原文


万宽《清明·满城风絮一层纱》原文、译文、赏析
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 。
【万宽《清明·满城风絮一层纱》原文】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 。

万宽《清明·满城风絮一层纱》原文

文章插图
【赏析】关于“人间孤月映梨花”的理解,为何是“人间”,因为“斯人已殁”而“月亮尚在照临世间”,为何是“孤月”,因为斯人在时,月亮寄托着素洁的情怀,是斯人最好的知己,当斯人作土,便会痴痴地想“是否月亮也会因为我的离去而觉得孤单呢?”为何是“梨花”,首先清明正是梨花开放的时节,坟前也往往植有梨树,“梨花”的谐音正是“离花”,代表着离别,更重要的是“梨花”和“孤月”一样“清华”,斯人虽去,但斯人的精神却化为梨花长存世间,这样的例子在“青陵台上相思树”的典故中可以应证,化用一“映”字,不仅把月光照映在梨花之上的清冷,高远,沉寂的视觉美感传达出来了,而且让梨花和月亮又照应在无声的对话中了,诗人正是通过梨花在此死而复生了 。(寂寥江上客)
3句上承“不见家”,想象自己未来也是一样的归宿,感慨遂生 。3句也照应到了题目,清明日,在满城风絮中茫然而望,青山隐隐,家山何在?3、4想象自然,感慨很深,意境极美 。孤月与梨花都不是实指,作者只是以这个意象来形容自己的清高与才华 。百年之后如何谁也不知道,作者能如此预想,可见自视极高 。(承景含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