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以康熙的发小曹寅最为出名,也权力最重,说他是无冕的“江南王”也不为过,即使总督将军这样的人,对曹寅也是礼敬有加 。我猜测,这些织造手下应该也有一批类似粘杆处卫士的人 。
清朝为何放弃锦衣卫?
首先,清朝看到了锦衣卫和东厂等特务机构对明朝造成的危害,设置这种独立于官僚体系之外的机构,一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伤及到统治者自己的安全 。
因此,清朝对宦官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取消了司礼监,极力贬低宦官的地位,断了清朝的宦官祸害朝政的可能性 。清朝末年出现的大太监李莲英、小德张之流,权势和魏忠贤根本没法比 。
其次,清朝初期,天下未定,还不是铁板一块 。外有割据一方、伺机而动的藩王,内有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的权臣 。更严重的是民间还存在很多前朝遗老、暗潮涌动的反清组织,为了避免激化民族矛盾问题,满清统治者更是就连对官员的任用,也要几经思量小心翼翼 。
满人骑马很在行,但治理天下就没什么经验了,所以,他们离不开汉人官员 。但是,公开设置锦衣卫这种特务组织,难免会刺激本来就心存不满的汉人官员神经,激化民族矛盾 。
政治密探都是什么人?
清朝放弃建立锦衣卫这种特务机构,并不代表他们想向臣子展露赤诚之心 。任何统治者都不会放弃情报收集,清朝皇帝不公开设置特务机构,但可以背地里用一些手段——就是政治密探 。
清朝的政治密探是从康熙时期开始出现的 。最初,满清政府为了防止汉族文人聚众煽动情绪而禁止了结社,实际上却是没法严格执行的 。
在江南还有一些以宗教为噱头的秘密反清社团,更是屡禁不止,暴动也时有发生 。这背后反映了当时康熙朝的民族矛盾问题依旧十分尖锐 。所以,康熙皇帝在1707年最后一次南巡结束后,开始,设立政治密探,保持对南方的控制力 。
古代帝王们为了皇权不受到官僚体系的制约,都会在官僚体系外发展一套第三方势力成为自己人 。找的这些人必须保证对皇权绝对忠诚 。但是,在利益面前没有绝对的忠诚,所以皇帝要找一些身份地位都完全依赖于自己的人 。这样他们即便是出于人性的自私,到时候也得为了自保服从皇帝 。
历史上有两种:宦官,还有外戚 。但是,这两种人都不能用啊,历史上的教训太多了 。
其实,清朝还有个特殊的群体——包衣 。
包衣,满语中叫作包衣阿哈,是家奴的意思 。在女真人的社会中,主要是贵族才拥有包衣,包衣和主子住在一起,主子为其分配劳动任务,劳动的产出都归主子 。
女真人包衣的主要来源都是从其他民族掠夺的人口,主要是汉族与朝鲜族,明朝和朝鲜方面都有大量有关女真人掠夺人口为奴的记载 。
康熙最初设立的政治密探,其实都是来自上三旗的包衣,主要向康熙汇报封疆大吏的日常动向与品评 。
政治密探在康熙朝只是个雏形,更可怕的是从雍正开始,清廷还发展出了更变态的“秘密奏折制度” 。
清朝之前,官员给皇帝的报告啊、意见啊,称为“奏章”,大部分奏章都对官员公开 。比如明朝,奏章先要提交内阁,然后由内阁再上奏给皇帝,所以奏章里写了什么内阁都知道 。
雍正的时候,除了继续使用公开的奏章,还广泛使用了秘密的“奏折” 。奏折是清朝特有的东西,它是官员跟皇帝之间交流的私人文件,文件内容是不公开的 。奏折制度非常有利于皇帝控制群臣 。通过奏折,皇帝可以向不同大臣询问同一件事情,比如各地的灾情、粮价、某些官员的行径 。
- 蓝石莲怎样爆侧芽 蓝石莲为什么老是烂茎
- 爆炸盐没用 爆炸盐为什么不进超市
- 婴儿为什么一吃奶就哭 婴儿 一吃奶就哭
- 短尾矮袋鼠为什么亲近人不怕人类
- 打完新冠疫苗为什么身体感觉累
- 社区团购为什么不好 社区团购是不是伪风口
- 自动档为什么提速慢 自动挡为什么提速慢
- 罗志祥为什么叫时间管理 罗志祥时间管理什么梗
- 黑人的手掌为什么是白的
- 抹胸礼服为什么掉不下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