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的人生历程 曹德旺简介及人生经历


作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曹德旺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 。他很多的讲话视频在网上广为传播,让他成了“网红”企业家 。曹德旺在网上有千万粉丝,他的励志人生、商业智慧,以及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激励无数创业者和年轻人 。
2021年5月,75岁的曹德旺宣布出资100亿建大学,引起热议 。古人说“大智如愚”,曹德旺大抵如此 。他说:“作为企业家,在准备创业时,一定要记住,做小事情靠技巧,做大事情靠眼光和人格魅力 。”
他到底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又是如何从一个落魄的乡下少年,成为备受尊敬的企业家呢?

曹德旺的人生历程 曹德旺简介及人生经历

文章插图
01-少年坎坷
1946年5月,曹德旺出生在上海租界 。当时租界里有很多印度巡捕,小孩子就经常扮成他们的样子,曹德旺也是如此 。他连名字都没有,人家就叫他“小印度” 。
到了9岁该上学的年纪,他的伯父才为他取名为“德旺”,寓意聪明有德,兴旺发达 。他的父亲,是永安百货的股东,早年做生意攒下了不菲的家业 。父亲闲来无事,经常给他灌输各种生意经 。父亲对他说:
“生意生意,就是生存的意义,生活的意义 。你追求生活的同时,要追求它的过程,不管是酸甜苦辣,都得过 。不应该单单把甜的拿走,酸的不要,那也没有味道 。”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曹德旺对做生意有着一种别样的热情 。
上海时局动荡,曹家决定举家迁回老家福建福清 。离开上海时,父亲带全家坐邮轮,财产全部放在另一条运输船上 。天有不测风云,全家人平安抵达后,全部家当却没有回来 。只得到一句答复,说是那条船沉了!
沉船的事情不知真假,兵荒马乱的年月,有什么办法呢?原本富裕的曹家,几乎一贫如洗 。因为太穷了,甚至没法供养两个孩子读书 。曹德旺9岁才上学,14岁时因为交不起学费,只得辍学回家放牛 。
辍学后,曹德旺就开始自学 。每天去放牛、拾柴,身上一定会带着两本书:一本《新华字典》,一本《辞海》 。当时八角钱一本的《新华字典》,是他割一年马草攒钱买的;三块钱一本的《辞海》,他割了三年马草才买到 。
从16岁开始,曹德旺跟着父亲做起了卖香烟、贩水果的小生意 。每天父亲负责销售,他负责一早起来去很远的地方进货 。每天凌晨2点钟就得起床,从高山镇骑4个小时的车到福清市收购水果 。曹德旺在自传中说:
“我有早起的习惯,是少时随父亲做水果生意落下的 。每天凌晨两点,母亲总是坐在床前,喊着推着酣睡的我 。就是到现在,我都时常会闪过母亲坐在床沿边,含着眼泪喊起床 。一手轻轻地推在被子里的我,一手抹着止不住的泪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母亲对儿子的疼爱与迫不得已,通过“抹泪”这一动作表露出来 。曹德旺初中没毕业,但他的自传,却写得真切朴实、感人至深 。
1976年,曹德旺30岁 。高山镇一家玻璃厂招聘临时工,在父亲的主张下,曹德旺进入这家企业当上了采购员,工作是推销水表玻璃 。
从做小生意到当小职员,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 。
从16岁到30岁,14年的时间里,曹德旺把一切可能的生意都基本做过了 。他的起点很低,做的都是别人不屑一顾的小生意 。
曹德旺说:“人生中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你如果有追求的话,都是你的作品 。”这些辛酸的早年经历,练就了曹德旺勤劳坚韧的性格,也积累了他经商的经验,为他日后纵横商场打下基础 。
02-做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玻璃
曹德旺在玻璃厂干了七年时间,这家乡镇小厂几乎年年亏损,甚至到了快要倒闭的边缘 。1983年,玻璃厂对外转包,无人问津之际曹德接下了这个烂摊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