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中的文笔峰形状图 风水文笔峰方位在


作者丨董西平
文峰塔又叫文风塔等,高见南《相宅经纂》卷二《文笔高塔方位》云:
凡都省府州县乡村,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甲、巽、丙、丁四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尖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 。或于山上立文笔,或于平地建高塔,皆为文笔峰 。
风水家认为,形似毛笔,直插云霄,有助于接纳天地灵气,使该地文运昌盛、科考夺魁 。因而,我国以“兴文运”为目的而在城市或村镇外围建立的文峰塔、文昌阁比比皆是 。
文峰塔的修建,一方面弥补了自然山水环境的缺陷(如没有高山、文峰低小,或东南方向地势低洼、空缺),使城镇外部景观环境更趋完美,另一方面则满足了大众的心理愿望,促进了本地文风、文化的发展 。
我国的文峰塔,自隋唐开科举之后得以大发展,到明清之际达到鼎盛,它多采用佛塔形制,且大多可登临 。
为什么要用佛塔来“兴文运”呢?
《芳溪熊氏青云塔志》载明:“形家之言以为畅山气、挹川流,因起文心之富有者,莫过于释氏之浮屠(即塔) 。”
这也是塔大量作为其它风水建筑类型的原因 。
隋唐前的文峰塔皆为方形,宋以后改用八角形;一直到明清,八角形均为主要形制 。其塔身多雕刻佛像,佛像的形式变化多端 。
塔的方位在城市或村镇的东南方(巽位)为最佳,这源于我国大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故有“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说) 。且多立于城外山顶、山麓或城墙上,其坐向以“去处为向、来处为坐” 。
文峰塔在我国分布极广,尤以山西、四川、江西、云南、安徽等地为多 。为进一步倡盛文风,基本全由当地县令亲自设计,立一大笔为塔,直刺青天,大有倚天铺云、尽写乾坤之势 。
为此,笔者对风水建筑的功能、类型及一般作法作了一些粗浅的考释,旨在籍此文抛砖引玉,与广大同仁共同营造一种用科学和学术的精神来探讨风水景观建筑的氛围,最终达到完善保存与保护传统风水景观建筑,更好地继承我国优秀的建筑文脉 。
现辑选省内几座有特点的文峰塔,供朋友们欣赏!
汾阳文峰塔
全国最高的文峰塔

风水中的文笔峰形状图 风水文笔峰方位在

文章插图

风水中的文笔峰形状图 风水文笔峰方位在

文章插图
汾阳市城东两公里建昌村,建于明末清初的文峰塔,为砖结构平面八角形,雄伟耸立,占地面积217.8平方米,外廓塔层之间以砖雕椽、飞、斗拱组成的塔檐相隔,共13层,高84.93米,高度居全国古砖塔之首,为我国文峰塔中的杰出代表 。
榆社文峰塔
文峰塔之精品
风水中的文笔峰形状图 风水文笔峰方位在

文章插图

风水中的文笔峰形状图 风水文笔峰方位在

文章插图
榆社文峰塔位于县城东南巽山之上,创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 。依“塔在巽峰则文运胜”的风水理论而建,雍正三年(1725)告竣 。
塔为锥形砖木结构空心13层,高约38米,占地69.2平米,底层直径约3米 。一、二层有砖砌月梯、回廊,三层以上有木梯 。
每层下出檐、斗拱;四面开砌拱券洞门;上有砖雕塔匾,图案精致;塔顶置宝瓶,角隅悬风铃 。
该塔选址巧妙、构思奇特、工艺精湛、造型美观 。坐落之巽山,南对笔架山,日出塔影倒映仪川河水如笔蘸墨 。
偏关文笔塔
塔身有八卦符号
风水中的文笔峰形状图 风水文笔峰方位在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