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药材应对“倒春寒”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月份以来 , 湖北全省天气以晴朗天气为主 , 气温较往年偏高4-5度 , 中药材生育进程快于常年 , 一些中药材已经破土出苗或发芽开花 , 抗寒能力迅速下降 。但2月底以后 , 受冷空气影响 , 全省天气以阴雨天气为主 , 高海拔山区还降雪 , 气温是断崖式下降 , 对前期已萌动的中药材生长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农业农村部已部署“倒春寒”防范工作通知 , 据相关部门预计3月有3次冷空气活动过程 , 我省中药材遭遇“倒春寒”发生冻害几率明显增加 。为做好“倒春寒”防范工作 , 确保中药材生产安全 , 现就湖北中药材应对“倒春寒”生产技术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
一、倒春寒对中药材生产的影响
(一)中药材冻害减产

湖北中药材应对“倒春寒”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文章插图
当前蕲艾、半夏、苍术、黄连、玄参、贝母、白及、黄精、天麻、木瓜等中药材提前发芽、出苗和开花等 。遇到3-4月倒春寒天气 , 极易造成中药材冻害 , 导致烂种、死苗和落花落果 , 进而导致中药材的减产减收 。
(二)荫棚等设施受到破坏
倒春寒引起降雪和霜冻会对高海拔山区黄连、竹节参等采用设施栽培中药材和育苗基地的荫棚、大棚等设施造成破坏 , 影响正常中药材生产 。
(三)中药材病害加剧
受倒春寒和春季长期低温阴雨天气影响 , 导致白粉病、灰霉病等多种中药材病害的爆发与流行 , 造成中药材减产减收 。
二、灾后管理措施
(一)做好灾害预防管理
高度重视和警惕倒春寒成灾 , 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 ,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 提早落实防御减灾措施 。在寒潮影响期间要加强应急值守 , 认真检查各类防寒防冻设施和措施 , 及时做好防御 。
(二)冻害防御
1.灌水保温:前期晴朗天气造成的干旱地区 , 在寒潮来临前进行中药材浇水 , 调节地温 , 改善田间墒情 , 增强中药材抗冻能力 , 防止冻害 。
2. 清沟理墒:蕲春、麻城、潜江、天门等蕲艾、夏枯草、半夏等中药材产区 , 防止低温阴雨寡照导致烂种烂苗烂根 , 积水田块要及时清沟理墒、排涝降渍 , 促进中药材根系生长 , 增强抗寒抗冻能力 。
3.熏烟增温:高海拔山区在寒潮和晚霜来临当天夜里 , 在中药材田间及周围点燃柴草 , 在田间上方形成烟雾 , 可有效避免寒潮低温和晚霜的危害 。
4.施肥防冻:加强中药材田间管理 , 适时喷施磷钾肥、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 , 提高中药材抗逆性 , 减轻冻害 。
5.设施防冻:寒潮来临前 , 在中药材田间覆盖遮阳网或覆秸秆 , 减少晚霜和中药材的直接接触 , 可减轻冻害 。对一些设施栽培中药材 , 要及时修复破损的棚架和覆膜 , 加固和绑缚荫棚设施 , 防止设施倒塌和破损而导致中药材受冻 。
(三)冻后补救
【湖北中药材应对“倒春寒”生产技术指导意见】1.适度修剪:气温回升稳定后适时适度疏除中药材受害组织 , 减少次生病虫害发生 , 促进中药材萌发新芽和新枝 。
2.施肥壅土:寒潮后及时进行中药材田间追肥壅土 , 保护根系 , 促进中药材隐芽萌发和植株恢复生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