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腹泻的文章我写过几次,
但总有妈妈问这类问题,
而且更多是纠结在如何饮食上,
确实腹泻期间如果饮食不合理
会加重症状,甚至拖延病情,
所以今天再给大家梳理一遍 。
孩子的年龄和喂养情况的差异,排便的次数和规律都有所不同 。比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达12次之多,而当孩子长到2-3个月时,可能还会出现好几天都没有大便 。
大多数1岁以下的孩子每天只能排出不到150毫升的大便,而大一点的孩子每天可排除210毫升左右 。到2岁的时候,大多数孩子每天会有1-2次比较多的大便,但可能还会有几次量少的大便也是正常的,尤其是饮食中包含了梨、西梅或者玉米等纤维含量高的食物 。
孩子偶尔出现稀软便不必担心 。然而,如果孩子的大便性状不仅变成稀软的水样便,而且排便频率也高于平时,那可能是发生了腹泻 。
腹泻期为什么会出现稀便?
出现稀便主要是因为肠道内膜受到损伤,肠道无法正常消化或吸收摄入的食物和液体,同时体液也通过受损的肠道内膜渗出,钠、钾等矿物质会随着这些体液丢失 。
如果这时摄入的食物和液体含糖量很高(例如果汁、甜饮料等),会进一步加重体液丢失——此时食物中不能被吸收的糖分(高浓度)可以将体内的液体(低浓度)通过肠道内膜“泵”出来,从而加重腹泻 。
如果大便不仅状态变稀、频率增加,颜色也发生变化,呈红色或偏黑色,很有可能是粪便中带血引起的,出血原因可能是肠道内膜损伤所致,或者排便频率太高、无效排便而导致的肠刺激损伤 。此时要及时去儿科就诊 。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祥仔麻麻
在婴幼儿中,引起腹泻的最常见病毒是肠道病毒(EV) 。其他常见病因有:
- 轮状病毒感染(建议打疫苗)
- 细菌感染
- 寄生虫感染
- 食物中毒(误食不恰当的贝类、蘑菇,未炒熟的豆角或被污染的食品)
- 口服药物的副作用(大部分常见抗生素)
- 食物或牛奶过敏
- 胃肠道外感染,包括尿路感染、呼吸系统感染、中耳炎等(如果因此而在服用抗生素,腹泻可能加重)
重要提醒
不建议2岁以下的孩子服用非处方腹泻药,而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服用这些药物也应该格外谨慎 。这些药物经常会加重肠道内膜损伤,并引起水和钠潴留在肠道内,这时家长看到腹泻似乎好转,忽略孩子的情况,更容易发生脱水 。所以,服用任何一种治疗腹泻的药物前,一定要咨询儿科医生 。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蟹蟹妈妈
治疗腹泻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预防脱水 。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脱水?
轻到中度脱水的症状
玩得比平时少
小便次数少于平时(婴儿尿不湿少于6块)
口唇干燥
哭的时候眼泪比较少
对于婴儿和幼儿来说,还会出现囟门凹陷
如果脱水是由于腹泻造成的,粪便会非常稀;如果脱水是由于体液丢失(呕吐、水分摄入不足)引起的,就有可能出现大便次数减少 。
重度脱水的症状
除了以上症状和体征外还有:
非常急躁
过度嗜睡
眼窝深陷
手脚冰凉、苍白
- 孔雀鱼宝宝多久才能长大
- 小孩体温计怎么用 宝宝体温计用哪种比较安全准确
- 淘宝店宝宝如何更改信息
- 怎么养蚕宝宝的卵 怎么养蚕
- 四维彩超怎么看宝宝性别 四维彩超辨别宝宝性别
- 买啥样的睡袋给宝宝用好
- 哺乳期能不能减肥 哺乳期可减肥吗
- 两个月宝宝吃饭 孩子饭后记两个
- 宝宝不吃米粉吃粥可以吗
- 宝宝消化不良应该吃什么 婴儿消化不良吃什么食物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