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二 )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宋代-平江图丨网络
纵横交织密如网使人们枕河而居,滨水而行,有的还引水入宅,引水进园 。旧时古城老宅都设有天井沟排除污水和雨水,苏州人靠井吃水,众多水井又增加了不少蓄水量 。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独特的街访规划和里坊制形成“水陆相邻、前街后河”的规划布局 。庭院设计低于房屋地面,设台阶相连 。街道又低于庭院,街道下面是一条暗渠,上铺长石条,从而形成了上面是走人通车的街面主体,下面是排水泄洪的立体空间,实现了“建筑、人、水”三者融合的体系 。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4 七堰挡水,水则碑预报洪水
借助完备的城市水网体系,再加上向外伸出的胥江、上塘河、元和塘、至和塘、等河道与护城河连结,并对外沟通向城乡,共同构成了城内、城外有机结合的水网体系 。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为分泄河道中多余的水量,唐代苏州城外已有七座挡水的拦河堰,以遇水之暴而护民居,故有“苏州七堰八城门,家家户户泊舟航”之说 。现在已知的七堰为李公堤、山塘街白公堤、太湖西堤、元和塘居家堰、吴江塘梅堰、斜塘支家堰、沈家浜钱家堰,为城外七道防汛的挡水堤 。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为了报汛、防洪,我国早在宋代就采用水则碑 。水则的”则”为“准则”,作用是测量水位,预防洪涝 。为治理苏州城内的河水之害,胥门外万年桥河畔曾设立此碑 。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吴江的水则碑
蓄泄兼筹,以泄为主 。苏州出色的水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完美地解决了水患问题 。据《苏州府志》记载,自西汉至清的2000余年中,洪水犯苏州城仅七次,自唐以前五次,宋朝时仅有两次洪涝灾害的记录,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以后至清末700余年则再无洪水之害 。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然而随着现代建设兴修公路,人们开起汽车扔了河 。上世纪40年代,苏州城河道总长约82公里,现仅剩32公里,超过一半被填埋,如今每遇暴雨城区积水亦不足为奇 。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旧时苏州,面水而无浸润之害,而得水利之益 。直至今日,不得不佩服古人建城和规划的智慧 。
END
往期内容回顾
?过云楼变身苏州古城的“网红”新地标!
?苏州又一批新学校来袭,即将开建+投入使用!
?原来古城竟是个大文具盘,藏着“文房四宝”!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他,苏州小巷里走出来的现代言情小说的圣手!
?不起眼的定慧寺巷,苏州状元们的源产地!
?美人靠上靠美人?男士:NO!我更愿意叫它吴王靠!
?苏州7月大事件,有你关心的吗?
?察院场,为何能成为一个无人不晓的地名?
想看更多好看的小说,请来28读书网,让你从此告别书荒!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