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雨雨雨雨雨……昨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席卷了苏州城,也淹没了朋友圈 。今天,2020年高考拉开序幕,却看到“安徽歙县受暴雨影响,高考语文延期”让人揪心……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每到汛期,城市内涝,不少地方水患严重 。不过苏州并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而且我们会发现苏州自古就很少有水灾 。近年来,“海绵城市”成为一个热词 。想象一下,城市像一块海绵,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是多么美好!如果古代也有海绵城市一说,那应该是苏州古城这样子 。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北宋著名文人朱长文评论苏州城说:“虽号泽国,而未尝有垫溺之患,信智者之经营乎 。”作为一座水城,却无惧水患,古代苏州的“海绵城市”规划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1 苏州古城择址之巧妙,风水宝地
每当这个时候,苏州人最想也最先要感谢的就是伍子胥,是他为苏州城选了个好地方 。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伍子胥
古人建城都讲究个风水,虽然讲风水一向有争议,但不过城市选址要考量周围生态坏境总归没错 。按照传统风水学个理论,城市最好要依山傍水 。相传,伍子胥到这里相土尝水后决定建都于此 。虽说苏州城不靠山不靠水,但北近长江,西有太湖,有“三江五湖”之利,水陆交通便当 。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阖闾城平面示意图丨苏白学堂
古城与太湖中有一排山隔开,太湖水就不会直接冲击城区 。而城区位于低丘山岭至平原的过渡地带的高处,比周围地势略高,天然泄洪条件,足见伍子胥选址的巧妙 。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民国《吴县志》·太湖全图
2 引水入城,独特的水陆双棋盘格局
虽说苏州地势相对较高,但比起周边嘉兴、湖州还是矮了点 。于是,另外一个城建主题愈加重要:引水入城 。因地属水乡泽国,早期水患频发,苏州建城也是一部治水史 。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盘门侧面(水门、陆门)丨网络
伍子胥运用楚国治水理水的经验,并从苏州古城的独特地理环境出发,扬水之长,因水制宜,以“水”为中心规划城市,引水入城,发展出独特个水陆双棋盘城市格局 。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筑斯城,凿斯地”,在城中既利用原有的自然河道,又开凿建设许多新的河道 。并在城垣四周建设了八对水陆并列的城门,装有闸门,连带城四周高大坚固的城墙,从军事的角度分析,兼具进攻和防守的两种功能,同时又组成御水泄洪系统,纵有大水,也能将水阻挡于城外 。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3 水网城市,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
大运河开通后,苏州城内水系得到进一步调节,唐年间形成了“大河三横四直,郡郭三百余巷”的规模 。那时的苏州是全国城市河网规模最大、河道最密、桥梁最多的水城 。
苏州中心风水之说 苏州市风水

文章插图
唐代苏州城规划示意图丨网络
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苏州地位上升,宋代政府重视兴修水利和城市建设,至平江时期已甚繁荣且特色凸显 。《平江图》标明河道82.2公里,桥梁314座,数以百计的河道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可容纳1.4亿立方的水,古城面积约14.2平方公里,每平方便有约0.1立方的调蓄水容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