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金堂风水馆 陈村易善阁风水馆( 二 )


沿着李健明对《三字经》考证踪迹,记者来到了区适子的故乡一一顺德区陈村镇潭洲登洲村 。此处开村已历800余年,区氏族人世代繁衍安居,远离凡嚣,怡然自乐 。
“我们小时候就听过《三字经》是先祖区适子所著的说法 。”村中族老、年近耄耋的区祥略回忆,幼时开笔启蒙所诵读的三部经典当中,就有《三字经》 。
李健明对《三字经》孜孜不倦的考证研究加深了区氏后裔对祖辈的追思 。2013年,海内外的区氏宗亲联合筹资约350万元,在登洲重建起区氏大宗祠并作为区适子纪念馆,于2015年11月正式建成入伙 。

易金堂风水馆 陈村易善阁风水馆

文章插图
走进这间占地1250平方米的“三进”的宗祠,前厅待客、后厅祭祖,而各厅前的屏风,皆选用红木精雕细作 。“永怀先圣哲,恩孝肇平阳”、“祖训经三字,孙留孝一心”……其中众多的对联、牌匾及挂画,都代表着海内外区氏后裔对祖先区适子立德立言的敬仰,对家族绵远流长的自豪 。
《三字经》更成为当地学校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 。2007年,地处区适子故里的潭村小学被确立为广东省《三字经》教育基地 。该校将《三字经》作为学校的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开发了以《三字经》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并建立了以经导行的“适子经典教育体系” 。
易金堂风水馆 陈村易善阁风水馆

文章插图
如今,每逢早读时间,潭村小学的校园内外都会荡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琅琅读书声,简单而深刻的话语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着当地学子的心灵 。
为弘扬《三字经》历史文化底蕴,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陈村镇镇村联动,通过自筹及政府资金扶持的方式,依托现有的区氏大宗祠,建设了陈村镇三字经文化公园,于今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 。
《三字经》文化公园位于潭洲水道大堤的东北侧,占地14亩,主要由《三字经》文化展览馆、鮀园组成 。其中文化展览馆由五大部分构成:中国启蒙文化叙述、岭南启蒙文化历史、明代私塾场景、《三字经》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书画展览室,将打造成一个集观光、旅游、教育的文化圣地,打响地域特征文化品牌 。
建言:
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
开发陈村《三字经》文旅资源
在学术考证和硬件载体的支撑下,如何用好《三字经》背后的文化资源及其品牌影响力,也成为学界及当地政府关心的课题 。
作为发现《三字经》系出顺德陈村的第一人,李健明认为,要开发《三字经》的文化品牌和资源,首要还需从学术上正本清源、一锤定音 。
【易金堂风水馆 陈村易善阁风水馆】“目前学界对我们的观点已经基本认可,只是缺乏一个机会和平台去表达 。”他建议,能在陈村举办一个大型的学术研讨会,将国内研究《三字经》最顶尖的专家邀请过来,进一步确认《三字经》作者身份,并借此机会发出《三字经》作者故里陈村的声音 。
易金堂风水馆 陈村易善阁风水馆

文章插图
在对《三字经》作者研究深化的基础上,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博士后吴劲雄认为,应该对作者区适子及其所代表的陈村区氏家族进行详尽研究,深挖《三字经》这部蒙学经典出现在顺德陈村有着深刻历史和人文渊源 。
对此,广州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广东省旅游局专家库专家肖佑兴颇有同感,《三字经》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 。一方面要从《三字经》的作者、编写、起源的角度入手从《三字经》的起源地、编撰地做系统的研究和推广,另一方面,可以召开国际性的会议,利用全球资源推广《三字经》文化,进而申报文化遗产,形成一系列的文化产业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