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中的气 什么是节气和中气( 三 )


春分后 ,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华中有"春分麦起身 , 一刻值千金"的农谚 。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 , 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 。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 , 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 。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 , 旬平均气温约5℃至 10℃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 , 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 。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 , 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 , 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 , 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 。但是 , 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 , 气温显著下降 , 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 。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 , 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 , 对农业生产不利 。根据这个特点 , 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 , 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
清明:天气晴朗 , 草木繁茂 。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 , 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 。清明这天 , 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
常言道:"清明断雪 , 谷雨断霜 。"时至清明 , 华南气候温暖 , 春意正浓 。但在清明前后 , 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 , 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 12℃ , 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 , 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 。在西北高原 , 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 , 抵抗力弱 , 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
"清明时节雨纷纷" , 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 。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 , 情况并非如此 。特别是华南西部 , 常处于春旱时段 , 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 , 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 , 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 , 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 。此外 , 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 , 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 , 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
俗话说:"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 , 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 。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 。
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 , "杨花落尽子规啼" , 柳絮飞落 , 杜鹃夜啼 , 牡丹吐蕊 , 樱桃红熟 , 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这时 , 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 , 一般 4月下旬平均气温 , 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 , 已达20℃至22℃ , 比中旬增高2℃以上 。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 , 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 。华南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 , 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 。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 , 这时已能满足 。华南老旱区的经验证明 , 红苕在谷雨后早栽 , 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 , 增强抗旱能力 , 获得高产稳产 。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东部这时雨水较丰 , 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 , 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 , 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 。但是华南其余地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 , 需要采取灌溉措施 , 减轻干旱影响 。西北高原山地 , 仍处于干季 , 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 。华南谷雨前后的降雨 , 常常"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 这是因为"巴山夜雨"以4、5月份出现机会最多 。"蜀天常夜雨 , 江槛已朝清" , 这种夜雨昼晴天气 , 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收获是颇为适宜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