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中的气 什么是节气和中气( 五 )


风水中的气 什么是节气和中气

文章插图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
夏至这天 ,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 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 。
夏至这虽然白昼最长 , 太阳高度角最高 , 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 。因为 , 近地层的热量 , 这时还在继续积蓄 , 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 。
过了夏至 ,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 , 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 , 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 。这时 , 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 , 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 , 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 。如有夏旱 , 一般这时可望解除 。近三十年来 , 华南西部6 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 , 但程度却比较严重 。因此 , 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 。夏至节气是华南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 , 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出现伏旱 。为了增强抗旱能力 , 夺取农业丰收 , 在这些地区 , 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
绿树浓荫 , 时至小暑 。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 , 已是盛夏 , 颇感炎热 , 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 。常年7月中旬 , 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 , 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 ℃的集中时段 , 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 。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 , 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在西北高原北部 , 此时仍可见霜雪 , 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
小暑前后 , 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 , 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 , 一般为3天左右 。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 , 常有山洪暴发 , 甚至引起泥石流 。但在华南东部 , 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多连晴高温天气 , 开始进入伏旱期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 , 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 , 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 , 尽量减轻危害 。


小暑前后 ,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 。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 , 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 , 有时还有冰雹 , 容易造成灾害 , 亦须注意预防 。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
暑是炎热的意思 。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
一般说来 , 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 , 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 , 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
大暑前后气温高本是气候正常的表现 , 因为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大春作物扬花灌浆 , 但是气温过高 , 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 , 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 。华南西部入伏后 , 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 , 三者互为促进 , 形成对大春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 , 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涝 。华南东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 , 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 , 还会加剧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 , 为了抗御伏旱 , 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 , 还应该根据华南东部的气候特点 , 改进作物栽培措施 , 以趋利避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