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声声慢》 的原文 和翻译是什么声声慢(1) 【李清照】
寻寻觅觅(2),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3).乍暖还寒时候(4),最难将息(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6)、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7).
满地黄花堆积(8),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9)?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10)!梧桐更兼细雨(11),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12),怎一个愁字了得(13)!
注释:
(1)声声慢:词调名,有平韵、仄韵二体,这首词是仄韵体.题目一作“秋情”.(2)寻寻觅觅:由孤独、失落而生发的寻求解脱的追寻动作神态.(3)戚戚:忧愁的样子.(4)乍暖还寒时候:写深秋寒冷、又突然转暖的多变气候.(5)将息:调养,静息.(6)敌:抵挡.(7)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作者从北方流落南方,见北雁南飞,故有故乡之思和“似曾相识”的感慨.古时有鸿雁传书之说,而李清照婚后有《一剪梅》词寄赠丈夫,内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如今作者丈夫已逝,孤独无靠,满腹心事无可告诉,因而感到“伤心”.(8)黄花:指菊花.(9)有谁堪摘:意思是没有人有摘花的兴致.(10)怎生得黑:怎样捱到天黑呢.怎生,怎样.(11)梧桐更兼细雨:意谓细雨打在梧桐上.(12)次第:景况,情形.(13)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了!了:概括.
译文:
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眼前只剩下冷冷清清,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深秋骤热又骤冷的时候,最难以调养静息.喝几杯清淡的薄酒,怎能抵挡晚上大而急的寒风.正在伤心之时,传书的大雁飞过去了,却原来是以前就相识的.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没有人有摘花的兴致.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样捱到天黑啊!细雨打在梧桐上,一直下到黄昏时分,绵绵细雨还是发出点点滴滴的声音.这种光景,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了!
声声慢的作者是谁?《声声慢》(李清照)的主旨:
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作者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 。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 , 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 , 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独处陋室,若有所思地东寻西觅 。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 , 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 。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它物 。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光景又引起我内心的感伤 。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 , 令人痛彻心扉、难以忍受了,特别是秋季骤热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 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却见一行行秋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夫君已去 , 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 , 更感到伤心 。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 。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焓卦诖白颖吖鹿碌ササ脑趺慈菀装さ教旌诎 。〉交苹枋庇窒缕鹆嗣嗝嘞赣辏?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
《声声慢》的作者是谁?一、《声声慢》的作者是—— 李清照(宋代词人,婉约派著名代表人物) 。
在做这首诗时其丈夫赵明诚已离世,此时的她已孑然一生.怀着丧国之痛,丧夫之痛,百感愁思,写下这首词 。
二、附原文如下:
【声声慢原文 作者是谁,李清照《 声声慢》 的原文 和翻译是什么】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 正伤心 , 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 , 憔悴损 ,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 。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焓刈糯白颖撸?孤孤单单的 , 怎么容易挨到天黑?。〉交苹枋保?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 , 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
【赏析】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 , 着意渲染愁情 , 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 , 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全词一字一泪 , 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
三、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济南章丘)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 , 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 , 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 , 崇尚典雅 , 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 , 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声声慢》的作者是一、《声声慢》的作者是——宋代词人李清照 。
二、附原文如下: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ㄊ刈糯岸?一作:守著窗儿)
【评解】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
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 。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
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 。下
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全词
一字一泪 , 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
三、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 ,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 , 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 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 , 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 慢性肺气肿是如何引起的
- 烤生鸡蛋怎样防止爆裂
- 小孩子慢性肾炎能治好吗
- 小孩慢性肾炎能根治吗
- 糖尿病血糖高能抽烟吗
- 慢性肠炎怎么治好
- 慢性胃肠炎怎么治疗方法
- 慢性肠炎症状和治疗
- 慢性胆囊炎能喝咖啡吗
- 为什么手机充电越来越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