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作用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如何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1.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 。人类积极的能动的认识世界的活动首先表现在 , 人在实践基础上不仅能了解事物的现象 , 而且能通过抽象思维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类积极的能动的认识世界还表现在,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因而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
2.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人类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主观能动性能够把客观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把认识、计划和方案等观念性的东西用于指导实践,以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达到预期目的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越来越具有创造性 。人们按照客观规律改变自然物原先的形态和结构 , 创造了许许多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 。如楼房、汽车、电视等等 。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当今的人类社会 。
主观能动性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如侵略战争、腐败、环境污染等 。

能动作用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文章插图
能动作用是什么意思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指以意识为指导 , 通过实践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它具有两重性: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主动创造性 。它有两个方面表现:首先,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其次还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 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但是以错误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
所谓能动的反作用 , 是指意识对人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即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 。这种创造性不仅表现为意识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改造,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本质;而且还表现在能通过想象在思维中创造新事物 。这并不是说意识可以无中生有地创造世界,而是说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 。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人的需要是分不开的,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而进行的 。实践就是这种目的和计划指导下的行动 。
第三,意识的能动性突出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上 。反映客观世界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意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
第四,意识能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主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
能动作用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文章插图
能动作用是什么意思按我的理解,能动简单来说就是自觉的、有意识的变通 。那么能动作用便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变动作用 。这里涉及到了意识,而意识只有人有,故而这个能动作用是属于人的,这一点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
能动作用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文章插图
主观能动作用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灵活性,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 所以先有物质才有意识 , 比如说先有了木头才有了人对木头的认识,自然界没有木头人就永远不知道木头是什么东西,也根本不会有木头这个词,这就是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反过来,人们有了意识之后 , 就不会老老实实地受自然管束了,而是要进行各种不同的尝试,好让自己活的更舒服一点 。比如说人们认识了自然界的木头,就不甘心让这些东西永远是扔在地上的木头,而是考虑把他们变得对自己更有用 , 于是人们就把木头做成桌椅,盖成房子,或者弄成独木舟,这些东西都是自然界本身没有的,是用人的头脑构想出来又通过人的实践制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人认识了木头之后又改变了木头,这种改变木头的想法和行为就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再说白一点,就是说人的意识不是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灵活的,可以活动的,也就是——能动的~
能动作用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文章插图
【能动作用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