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在黄峥退休前卖了多少菜( 四 )


拼多多一位高级经理人告诉亿邦动力 , 与橙心优选、兴盛优选等社区团购相比 , 多多买菜不仅在流量方面存在优势 , 技术方面的优势可能更大 。“拼多多CEO陈磊本身是技术出身 , 主导研发拼多多的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 。从创立之初 , 黄铮和陈磊就将拼多多设计成一个专注于移动体验的平台 , 后来又开创“农地云拼”模式 。这是一个体量足够大的市场 , 也是多多买菜的底气所在 。”
03
“全身而退”的黄峥还睡仓库吗?
2019年4月 , 据媒体报道 , 美团创始人王兴在朋友圈写了这样一段话:“接下来几年 , 看拼多多的黄峥和淘宝/天猫的蒋凡这两个非常聪明的人如何较量 , 应该会很精彩 。蒋凡要是能赢这一仗 , 那就是当之无愧的阿里CEO的接班人 , 如果他有兴趣干这活的话 。”
王兴的话说对了一半 , 首先是目前拼多多的确在用户数上实现了对阿里的历史性超越 , 不对的是 , 黄峥急流勇退了 。
黄峥宣布辞去拼多多董事长揣测良多 , 股市也以近10%的跌幅做出反应 。陈磊能否接好班?多多买菜能否走得更稳、更好?或许只有时间来回答 。
在一系列亮眼的数字背后 , “多多买菜不是没有隐忧 , ”知情人士告诉亿邦动力 , “相对于阿里、美团、京东完善的配送能力 , 目前多多买菜配送还是短板 , 夏季马上来临 , 对生鲜蔬菜配送到了‘见真章’的时候 。另外 , 在支付上 , 拼多多一直想打造自己的支付系统 , 进展却不顺利;跟大品牌的紧张关系 , 则是拼多多实现品牌升级要突破的瓶颈 。”
正如黄峥在辞任拼多多董事长时 , 致股东信中所写道的:“拼多多自身还很年轻 , 还有很厚、很长的雪坡 , 还有比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空间 , 但如果要确保它10年后的高速高质量发展 , 那么有些探索现在已经正当其时 。”
这封近2000字的股东信中 , 黄峥除了公布辞去董事长之位 , 更多的是对拼多多发展方向的阐释:“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是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
拼多多从一个纯轻资产的第三方平台 , 开始转重 , 在仓储、物流及农货源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投入 。”
如果把黄峥的信和他曾经写过的公众号作个对比 , 颇有意思 。
在黄峥停更的个人公众号上 , 他曾分享过自己对于拼多多理想形态的设想:能减少需求和生产的错配;减少传统的生产对传统类沃尔玛商超的依赖;提高厂家和品牌方的运营效率;甚至可以有一种“反向的保险” , 能够让钱从富人流向穷人——穷人把自己购买商品的需求确定化和标准化 , 再把这种“生产资本配置的确定性”卖给富人 。
有人说 , 这是黄峥的“乌托邦” , 但也有人说 , “人之将去 , 其言也善” , 相对于理想 , 黄峥在给员工的信中 , 写得更“现实” 。多多买菜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 因此 , 这一部分的重资产投入可以说是拼多多主动出击又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
在阿里成立MMC事业群加入战局后 , 多多买菜也将拼多多的模式变“重” , 和其所处的电商赛道红利已尽、轻资产难支持千亿市值体量的市场份额也有关系 。对比同为电商三巨头的阿里和京东 , 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与其周边业态持续联动 , 电商生态中虽不乏物流、仓储等重资产的影子 , 但因其先发优势早已自成一体;京东由于自营模式的需要 , 重仓物流和冷链 , 这种模式带来的好处是消费者对极速送达和服务上的信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