妣谢孺人,谥静懿,乙未科恩举人廷彩公、岁贡廷举公之姑母,年十九适祖,未期祖逝 。无出 。抚侄承祧 。善事翁姑 。享寿五十有一 。例合旌表,准入节孝祠,名编县志 。奉旨修建节孝坊 。覃恩旌表“志同冰霜”四字 。例赠孺人 。生于乾隆甲申年十月廿三日辰时,系邑北乾江坝生长 。卒于嘉庆壬申年十二月廿五日戌时,邑北柳林坝告终 。葬在祠前,与公合冢,同向 。抚一子元焕 。
从这段难能可贵的谱文中,我们可以知道 :陈兆溥作为陈氏家族迁川后的第二代传人,自幼即以聪颖和诗文出众,可惜早年仙逝,终年 21 岁 。他的妻子谢氏 。娘家颇有科举功名家世,19 岁过 门,守寡 31 年而终 。因例合旌表规定 。敕赠节孝牌坊,名编县志 。经查,在嘉庆《四川通志》卷180 《人物志》38《烈女》12《完节》5,列有“陈兆溥妻谢氏”之名 。在民国《三台县志》卷10《人物志》以“夫亡守志 ,孝节著闻”备列谢氏事迹云:“谢氏 ,邑人陈兆溥 。年二十夫殁,无子,以侄元焕为嗣 。节操洁清,教子成立 。寿五十一 。”这通碑就是因谢氏受封赠而立的 。
新发现的这通碑的石材,据传系从涪江上游灵兴境内的猫儿扁开采的,运送过程中曾经落到河中 , 费了很多功夫才将它打捞上来 。碑高220 公分,宽90公分,厚20公分 。正面四周有5公分的工字滚边花纹 。碑下部剥落 。碑文分三行:正中题刻:
考 汝为 公
皇清待赠 谥 陈 (以下文字剥落)
妣 静懿 母
右书两行“: 考生乾隆乙酉四月初六亥时,卒乾隆乙巳年四月廿五日辰时 ”“妣生甲申年十月廿三日辰时,卒嘉庆壬申年腊月廿 五日戌时 ” 。左书:“ 大清道光七年岁次丁亥十二月初二日谷旦”
碑文背面,有一扇形碑额 ,篆书“丁山癸”,正中以方框镌刻“原籍闽省”4个正楷大字 。这是在该支迁川家族的众多墓地上,唯一标明原籍的墓碑 。
此碑的发现,不仅可以证谱之实,补族谱之缺 (如陈兆溥谥“汝为”,就是族谱所不载的)。而且,尤其珍贵的是,在立碑的道光七年 (1827 年),上距该支家族入川75 年之时,这支移民家族仍在墓碑上镌刻“原籍闽省”的符号,这就为研究当时外省移民迁居四川后认同意识的转变,与移民社会向土著社会演变的历程提供了文物证据 。
三、神位
后世子孙为纪念亡故的祖先,而将祖先的名 讳写在一个个的木牌上,按一定的世系,供奉在祠堂的神龛中 。这些神座上的木牌,就代表一个个祖先的神位 。该支陈氏家族在定居三台县柳林坝以后,曾经于道光九年(1892 年) 在柳林坝建立祖祠,立为大宗 。后来随着家族分支的发展,又在三台县城建立分祠,立为小宗 。柳林坝的大宗祠堂 , 解放后一直保存 。1894年修建柳林村小,惜被拆毁 。家在附近的五房后裔、25世陈世杰,冒着风险将该房先祖的3个牌位拿回家中保藏,至今仍供奉在他家的神龛上 。
这3个祖先的牌位,为供奉18世入川始祖陈 时安、19世陈兆泗(时安五子) 、20世陈元□ (陈兆 泗长子) 所设 。3个牌位均系木制,由牌位和座子两部分组成 。根据传统,牌位用“犁木”,座子用“枣凳”制成 。牌位由牌心和盒套内外两层组成,里外均书写神主生卒年月 。现重点介绍入川始祖陈时安的牌位,其余两个牌位从略 。
牌位长8.5公分,高25公分 ,厚3公分 。座长 14公分 ,高5公分,宽6公分 。牌位外套,正中书写 :
考 公时安大人
故显 陈 神位(此二字有用鸡血点主的痕迹)
- 腿脚受伤与风水破解 大脚骨风水学有什么说法
- 元宵节这些风水习俗知道了就不会出丑
- 风水中绿萝起到什么作用 绿萝的风水作用有哪些
- 打死方向后桥差速器噪音大原因是什么
- 门口放酒柜影响风水吗 玄关位置可以放酒柜吗
- 风水窗帘用什么颜色好 什么颜色的窗帘风水好
- 风水留题诗 广州从化区风水留题诗
- 房子边套风水好不好 单间配套风水不好吗
- 虎皮兰的风水说法 虎皮兰花风水意义是啥
- 黑色的石头是什么石 黑石头风水讲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