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做河灯的教案 河灯怎么做?( 三 )


诸葛班师祭泸水
钟伯敬先生在批评《三国志》的第九十一回对祭祀活动有着详细记录 。
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了南蛮班师回朝 。时值农历七月十五日 , 蛮王孟获率引大小洞王酋长前来拜送 。
诸葛亮军至泸水 , 忽然间阴云四合 , 狂风飞沙从水面而起 , 兵不能渡 。诸葛亮问孟茯:孟茯说:“水有猖神作祸 , 往来者必须祭之 。”又有老百姓反映说:“自丞相火烧落甲兵经过之后 , 夜间只闻得水边鬼哭神嚎 , 从黄昏至天晓 , 哭声不绝 。烟瘴之内 , 阴鬼无数 , 因此作猖 , 无人敢渡” 。
诸葛亮说:“昔日马岱带领数百蜀兵 , 皆死于水中 , 更兼火烧藤甲兵 , 尽弃于水中 , 还有火烧赤壁 , 百万冤魂 , 水通万方 。以至如此 , 当得祭之” 。
于是在七月半的晚上 , 诸葛亮叫兵士宰杀牛羊 , 和面为剂塑成人头 , 内以牛羊等肉代之 , 名曰“馒头”当夜于泸水岸上设香案 , 摆祭物 , 列灯四十九盏 , 扬幡招魂;诸葛亮头戴金冠 , 身穿鹤氅 , 亲自祭河 , 一篇祭文念毕 , 只见愁云怨雾之中 , 隐隐有数千万鬼魂 , 尽皆随风而散 , 诸葛亮把所有祭品尽皆散弃于水中 。
第二天 , 诸葛亮统领大军 , 平平安安的渡过泸水 , 班师还朝 。
家乡的七月半 放河灯
公元684年 , 唐中宗李显因为说了一句气话得罪了他的生母武则天 , 武则天一怒之下把大唐天子中宗皇帝贬为庐陵王 , 下放到房陵州来 。庐陵王来到房陵时 , 处处小心谨慎 , 把大唐的文化带到了房陵州来 。庐陵王来到的当年就举办了七月十五的放河灯的习俗 。这种习俗一直传到解放初期 。
进入了农历七月 , 全县人们家家户户都要买金泊 , 银泊 , 用来折叠金锭银锭 , 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 , 把买来的金泊纸、银泊纸折叠成金子、银子的形状 , 上边用毛笔写上祖上逝世的人名和称呼 , 还要打一些竹麻纸 。还要买一刀竹绵纸 , 用桐油一油 , 纸张变硬用来折纸船 , 竹麻纸用铜钱打印 , 作为钱纸 。
官府与富豪家庭要杀牛、宰羊、杀猪 , 用猪头三牲作为供品 , 做大供享馍 。请人折叠纸船 , 专门用牛油浇蜡 , 这种烛只有一瓶盖大小 , 名叫凳子蜡 。这种凳子蜡点燃后放在船上 。
从七月初一日起 , 房县各个寺庙道士都要摆供品上三牲 , 道士们每天把老子《道德经》念七遍 , 念够七天 , 以足七七四十九天道场之说 。
每家要准备和面做馍 , 馍有大有小 , 大的为供香 , 小的为“打鬼蛋” , 只有指头大小 。官府在西门河边搭台做祭台 , 台上竖起三个“招魂幡” , 台上又放上八仙桌子做祭台 , 祭台上摆满牛头、猪头、鸡、鸭、鹅等供品 , 香炉中燃起整把香 , 道士在祭台作法念经 , 打祭器 , 摇法铃:道士一边挥舞着桃木宝剑 , 一边烧黄表纸 , 一直等到天黑定了 , 月亮起来了 , 星星出全了 。祭祀时间一般都选在一更天气 , 道士见时辰到了 , 身穿法衣 , 口念法语 , 手抓令牌 , 令牌一响 , 道士宣布:“新死的 , 远逝的 , 孤魂野鬼 , 前来领饷 , 路远的乘船回乡 , 路近的返还家乡 。改恶从善 , 托生为人 。”随着一声:“放拯祭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