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一直从事关于VR技术对人类行为影响的研究 。 她表示 , 实验证明了人类在虚拟世界中的想法和行为能转化到现实生活中 。 在一次实验中 , 她通过VR技术 , 让其中一组实验对象亲身体验树木被砍伐的过程 , 然后观察他们是否会减少使用纸张的数量 。 “在虚拟世界的森林中 , 他们可以用操纵杆控制树木的砍伐 , ”她介绍说 , “他们不得不按照要求砍掉一定量的树 。 ” 最后的实验结果显示 , 因为“亲自”砍过树 , 这一组的实验对象用纸量减少了接近20% 。
在安娜参与研究的另一个实验中 , 实验对象被要求戴上VR设备 , 置身于一个虚拟的沿海地区 。 “参与实验的人可以自行选择所在地区5年、10年、20年 , 甚至30年后的景象 , 他们能亲身体会到海平面上升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 ” 安娜表示 , 通过沉浸式体验 , 人们能直观体会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
除了在环保方面 , 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对减轻种族矛盾也有所帮助 。 VHIL曾推出一个沉浸式体验课 。 在这个“ 课堂”里 , 学生们会扮演成一个黑人 , 亲身体验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历的种族歧视经历 。 “通过在虚拟世界里沉浸式体验别人遭遇的不幸 , 可以增强参与者的同理心 , 让参与者在现实世界中更愿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 ”拜雷森教授强调说 , “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会让参与者完全认定自己已经成为所扮演的对象 。 ”
??未来和困境:设备价格和空间内容
技术渴望新突破 , 用户希望新体验 , 资本期望新出口 。 当下的互联网发展内卷化 , 在传播载体、内容传播方式、互动参与涉及等方面长期缺乏突破 , 导致互联网行业呈现出“没有发展的增长” 。 而“元宇宙”概念的提出 , 或将实现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和更新 。 有报道分析指出 , 元宇宙可能是接替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互联网时代 。
拜雷森教授表示 , 疫情后 , Zoom等远程交互软件的使用 , 让人们相信对VR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接下来的十年 , 很多在现实世界能做的事情也能在虚拟世界里得到实现 。 ” 他称 , 虽然自己不喜欢过多揣测未知的未来 , 但是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 , 将现实世界里的活动搬到虚拟世界里将会成为未来的趋势 。
“各大互联网科技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资源的研究 , 使得VR头戴设备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 从前人们想要进入虚拟世界 , 需要通过价值百万美金的实验室和超过4万美金(约合人民币25万元)的头戴设备 。 而现在只需要400美金(约合人民币2500元)就可以在家里安装一个VR系统 。 ”拜雷森教授表示 , 过去几年 , 各大科技公司对VR设备的研究 , 让VR设备成为大家都能负担得起的东西 , 这也为元宇宙的未来做出了硬件方面的准备 。
尽管如此 , 安娜还是表示 ,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 目前VR设备的价格还是很昂贵 。 “这是我们目前要面临的挑战之一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只有价格问题解决后 , 才能实行大规模的VR普及 。 ”
除了硬件方面 , VR的内容、所呈现的场景等 , 也是未来研究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 。 安娜称 , 置身于环境中体验绝对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 “未来世界里 , 更多人能通过VR体验之前从未体验过的场景 。 ”她进一步解释说 , 因为价格昂贵、环境恶劣等因素 , 在现实世界里 , 只有极少的人能到北极看冰川 , 能下海看珊瑚礁 。 “但未来在元宇宙 , 更多人能通过VR技术 , 在虚拟世界里切身体验这个神奇的宇宙 。 ”
拜雷森教授则认为 , VR内容创作者们需要创作出更多适用于虚拟世界的内容 , 才能应对汹涌而至的“元宇宙”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范旭 实习采访人员 黎谨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