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各地居民来自“洪洞移民”的说法,自明至清一直在留传,但在官修的正史《明史》、《明实录》和其它正史中都没有提到 。记载“洪洞移民”这件事的主要来自地方志和各地家谱,尤以家谱为主 。第一个记载“洪洞移民”到中原各地的地方志是民国六年(1917年)编撰的《洪洞县志》 。
史书、方志、家谱是中国史料体系三大体系,但三者中可信度、权威性,以史书为最,方志为次,家谱最低 。方志、家谱多为地方和家族所修,经常存在一些考证不严、牵强附会、引用不确、前后不一等问题,一般在历史考证上,方志和家谱所记载的内容不作为考证依据,仅作为参考资料,所以说史料价值有限 。

文章插图
针对大槐树的传说,学者赵世瑜在《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个看似虚构的传说使我隐约感觉到族群关系与大槐树传说的关系……到明朝开始重塑汉族正统时,人们要想办法证明自己的族源,实际上已经不能说得很清楚了,因此到这个时候人们就需要塑造一个祖先的来历……洪洞移民传说,与客家宁化石壁传说、广东南雄珠玑巷传说等一起,可以看作是祖先同乡传说的类型 。这种同时期迁居的传说并不问迁居者是否同乡,而是迁移时集中于某地域的时间相同而己 。很显然,这是他们利用各种资源重构自身历史的作法,是自我建构历史的典型 。”
也就是说,桑坡村回民来自山西洪洞的记载是有待商榷的 。如果桑坡村的回民不是从山西洪洞县迁徙而来,那他们就应当是孟州原有居民,明代之前已在孟州居住生活 。那么,桑坡村的回民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叁
明代之前,回回还不能称为一个民族,因此不能等同于回族 。“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是指唐代以来安西(今新疆南部及葱岭以西部分地区)一带的“回纥”人(“回鹘”人) 。“回回”可能是“回纥”、“回鹘”的音转或俗写 。南宋时,“回回”除包括唐代的“回纥”、“回鹘”外,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一些民族 。这都和现在所说的“回回民族”不同 。十三世纪初叶,蒙古军队西征期间,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来,许多人加入了蒙古大军,随军远征 。1234年蒙古国联合南宋灭掉了金,孟州就纳入蒙古国的领地之内;1278年忽必烈率领元朝大军灭掉南宋,统一全国 。这样,回回人作为元朝的二等公民的色目人,以驻军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学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布在全国各地,这些人一般被称为“回回人”,时间长了他们就自称自己是“回回”人 。

文章插图
据乾隆《孟县志》:元时孟州称怀庆路孟州府,管辖河阳县、济源县、温县 。有元一代,怀孟路、孟州府和河阳县的多任官吏都由回回人担任,他们是:曷思麦里:西域人,太祖时领怀孟奥鲁,太宗时怀孟达鲁花赤,又怀孟河南甘八处都达鲁花赤、捏只必,曷思麦里子,太宗时怀孟达鲁花赤、纯只海,散术台氏,太宗时以京兆行省都达鲁花赤镇怀孟、密里吉,曷思麦里次子,宪宗时怀孟达鲁花赤、阿里,中统间宣差孟州达鲁花赤、段塔剌浑,中统间孟州通事、夹谷忽鲁忽都,中统间权知州事、脱来公,蒙古人,至元五年,知河阳县、谢伯颜察儿,鄄城人,至元六年,孟州同知、完颜居仁,至元间孟州知州、钦察公,至元间孟州达鲁花赤、抄海,至元二十三年,孟州达鲁花赤、伯帖木儿,西土人,曲枢之孙,大德十一年,怀孟路总管府、脱不花,至大间孟州达鲁花赤、怯来,至大间孟州达鲁花赤、怯烈,至大间孟州同知、八都儿,至大间孟州同知、完不班,至大间河阳县达鲁花赤、也迭女儿,至大间河阳县达鲁花赤、和元谅,至大间河阳县尹、胡讷,至治元年,孟州知州兼管诸军奥鲁事、虎都都鲁弥实,至治元年,河阳县达鲁花赤、铁木儿不花,泰定二年,孟州达鲁花赤、完颜贞吉,后至元六年,孟州知州兼管诸军奥鲁、赛也列失,后至元间孟州达鲁华赤兼管诸军奥鲁、王伯颜察儿,至元元年,河阳县尹、孛兰奚,至正四年,河阳达鲁花赤、塔察儿公,至正间孟州郡监、悯安荅儿,至正十年,河阳县达鲁花赤、哈剌八都,至正十年,河阳县主簿等等 。
- 阳了几天能转阴
- 河南省风水走向 河南的地势特点是什么
- 儿童常用咳嗽药有哪些 小孩咳嗽药都有哪些
- 别墅风水知识大全 沧州别墅风水
- 河南哪里可以做亲子鉴定 河南亲子鉴定中心在什么地方
- 春天开的花都是有哪些 春天里开的花都有什么
- 水逆时摩羯座都有什么特殊反应
- 抖音直播间管理员都有什么权限?有什么用?
- 白羊座的克星是什么座是什么星座 白羊座的克星都有哪些
- 梗类犬都有什么品种 梗类犬有哪些品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