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是为了纪念什么而设,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而创造的寒食节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 , 也把为了找出介子推而放火烧山的那一天规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吃青团和糯米糖藕 。
介子推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耳的臣子 , 在重耳躲避祸害的流亡期间,忠心耿耿的大臣介子推为了救重耳 , 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当有大臣提及,晋文公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
可介子推闭门不见,带着老母亲躲入了深山 。晋文公为了让介子推主动出来 , 下令火烧山 。最后却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还给晋文公留下一首血诗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 , 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
以后 , 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 , 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什么而来的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来的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其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
更多关于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什么而来的,进入:
查看更多内容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而专门设立的节日寒食节是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忠臣介子推而设立的 。每年清明前一天,就是寒食节 。这一天大家都不能生火做饭,只能食用前几天剩下来的食物 。因为食物是冷的,故称“寒食节” 。这么做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著名义士介子推 。介子推是晋国人,晋献公次子、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的家臣 。晋献公晚年,因宠爱骊姬,听她的谗言,逼死太子申生,又想杀掉重耳 。重耳只好逃离晋国 。后游于八国,历时19年,六十二岁时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 , 被立为国君 。这就是晋文公 。

寒食是为了纪念什么而设,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文章插图
【寒食是为了纪念什么而设,寒食节为了纪念谁】晋文公逃难时,有一众家臣跟随他,其中一位叫介子推 。一次,重耳逃难时没有吃的,介子推就割下自己大腿上一块肉,做成肉汤献给重耳 。重耳即位后 , 介子推不愿因功而受到封赏,甘愿过隐居的生活 。就带上老母隐居在釂上山里 。晋文公多次招介子推出山,介子推就是不听 。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山,派人在釂上山三面放火,留一面给介子推出来 。结果火停后仍不见介子推,再派人上山寻找,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烧死在一棵大树下!晋文公知道后很难过 , 就改釂上上为介山,当地的地名也改为介休 。并下令介子推死难的这一天不许生火做饭,来纪念义士介子推 。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是为了纪念什么而设,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文章插图
但是历史上介子推真的割股烧山吗?其实真没有 。《左传》中记载,介子推跟随晋文公十九年,晋文公继位后封赏当年跟随他的人,介子推认为晋文公的成功是上天的安排,跟随他的人却认为自己有功而向晋文公要封赏是一件羞耻的事,所以坚决不受禄,隐居起来 。晋文公就把他隐居的釂上山改名介山 , 作为他的封地 。《史记》中也这样记载 , 看上去是司马迁借鉴的《左传》并稍加润色 。先秦的其他典籍,如《庄子》、《楚辞》、《韩非子》、《吕氏春秋》中提到了介子推割股烧山的故事,但都语焉不详,且这几部都不是史书,可信度存疑 。既然没有烧山这一情节,那寒食节是怎么来的呢?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民间的说法,在介子推故事上加上一些艺术加工,从《庄子》这些书中有记载就说明这些民间传说很早就成型了!且中国人历来尊崇忠义,借用介子推的传说并演化为节日,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寒食是为了纪念什么而设,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文章插图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而设置的节日寒食节是为纪念介子推 。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 。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
寒食是为了纪念什么而设,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