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岩溶水的分带特征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总的来说是较强的 , 但是含水又极不均匀 。因岩溶水并不是均匀地遍及整个可溶岩的分布范围,而是埋藏于可溶岩的溶蚀裂隙、溶洞中,所以往往同一岩溶含水层在同一标高范围内,或者同一地段,甚至相距几米,富水性可相差数十倍至数百倍 。例如 , 在广西拔良附近进行水文地质勘探时 , 在石灰岩和白云岩分布区利用人工开挖的方法,两个点上都找到了丰富的集中涌出的地下水 。一个点水位下降8m时出水量为15600m3/d;另一点水位下降5.2m出水量仍达2600m3/d 。两点相距1000m左右 。而在两点之间打的七个钻孔,降深大于5m时出水量都不到40m3/d,富水性之差达60~360倍 。
岩溶的发育具有向深部逐渐减弱的规律,使含水层的富水性相应地也具有强弱的分带性 。昆明附近钻探结果说明,该地区石灰岩分布地段,深度不超过100m范围内地下水较丰富 。
岩溶水在水力联系上也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 。广西某矿在疏干煤层底板岩溶水时,所形成的疏干漏斗为椭圆形,长短轴相差在三倍以上;最特殊的是距水位下降中心很近的一个钻孔,水位不受疏干影响,成为没有水力联系的“孤岛” 。可见岩溶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富水性及水力联系变化都很大 。

文章插图
岩溶水的动态特征【答案】:A、B、C、E
岩溶水赋存和运移于可溶盐溶隙、溶洞中 。岩溶潜水广泛分布在大面积出露的厚层灰岩地区,动态变化很大,水位变化幅度可达数十米 。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建设,特别是地下工程,必须弄清岩溶的发育与分布规律,因为岩溶的发育可能使工程地质条件恶化 。

文章插图
岩溶区水资源特点是什么岩溶区水资源特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分布的不均一性、岩溶含水层的含水介质特征、运动特征、补给、排泄、和动态特征、化学特征 。
【岩溶水的总体特点,简述岩溶水的分带特征】一、岩溶水分布的不均一性
岩溶水的不均一性是指岩溶含水系统中不同地段富水的差异性和水力的各向异性 。它是由于岩溶发育过程中的分异作用造成的,而且其不均一程度取决于岩溶发育程度 。
岩溶水的不均一性不但给岩溶水资源的勘探和评价带来困难 , 而且也控制了岩溶地区一些环境问题的分布和发展,如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塌陷常沿抽水降落漏斗的长轴方向延伸;污染质在岩溶含水层中的扩散晕 , 也常常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甚至线状分布 。

文章插图
二、岩溶含水层的含水介质特征
碳酸盐岩地区并不一定都是岩溶含水层,在那些岩溶不发育,岩块致密,仍以原生孔隙为主的地区或地段,实际上是碳酸盐岩地区的“相对隔水层” 。
岩溶水含水体中存在着溶蚀孔隙、微裂隙,层面等扩散流介质,溶蚀大裂隙含水介质和管道流介质,可以根据它们各自在岩体中所占的比例大小来划分岩溶含水层类型 。

文章插图
三、岩溶水的运动特征
岩溶含水体中多重含水介质并存 , 所以导致岩溶水的运动非常复杂多变,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四个并存:层流和紊流并存;在压流和无压流并存;统一水流与孤立水流并存;明流与伏流并存 。
岩溶水的运动速度变化很大,因此其流态变化也很复杂 。在溶孔、溶隙中,地下水缓慢地渗流 , 水流流态属于层流状态;而在溶洞、暗河等岩溶管道中,地下水流速大,可达2400m/h , 显然处于紊流状态;在介于两者之间的大裂隙中则多显示过渡的混合流状态 。

文章插图
四、岩溶水的补给、排泄、和动态特征
1、溶孔裂隙水
(1)补给仍以缓慢地入渗补给为主,岩溶水量、水位等动态滞后于降雨可达数月之久 。
(2)具有统一的地下水位面及较完整的降落漏斗 , 各个方向上渗透性及水力相似 。
(3)地下径流以扩散流为主,排泄以大泉集中式排泄为主,动态相对稳定,年变幅小 , 不具备暴涨暴落的水文型动态,泉水流量和数年前降水有关 。
(4)地下水动态常具有多年周期性变化 。
(5)局部可以发育溶孔溶隙及小管道共同组成的强含水段 。
2、管道流
在岩溶强烈发育地区,地下管道极其发育 。管道水在整个岩溶含水体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控制了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由于管道含水空间较大 , 因此导致其水流特征不同于溶孔溶隙水 。
管道流在漏斗、竖井、落水洞、地下暗河入口,封闭洼地中接受集中式迅速的补给,以流入、灌入式补给为主,在管道中快速集中径流 , 向地下暗河出口或以大泉形式排泄 。
3、溶孔溶隙——管道双重介质流
总体来说,它的特征介于前两种介质之间,既有局部快速补给 , 又有大部分地区沿溶孔溶隙的缓慢下渗;既有管道中的集中流,又有其周围裂隙溶隙中的扩散流 。
既向排泄区运动,双重介质间也有侧向运动,管道起疏水、导水作用,而溶隙则起储水作用 , 不同季节互相补给,在水文过程线上,管道流代表峰值部分,溶孔溶隙流代表其基流部分 。

文章插图
五、岩溶水的化学特征
岩溶水的化学特征与水的补给交替强度密切相关,在补给区受降雨稀释作用 , 一般矿化度较?。凰孀畔蛏畈炕蚺判骨硕? ,不断溶解含水介质壁上的岩石,矿化度不断增大 , 每升可达数克,水型也可能转变为SO4-HCO3-Ca型水 。

文章插图
岩溶水的运动特征包括岩溶含水系统中多重含水介质并存,导致岩溶水的运动异常复杂多变 。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四个并存: 层流和紊流并存; 有压流和无压流并存; 统一水流与孤立水流并存; 明流与伏流并存 。
岩溶水的运动速度变化很大 , 因此其流态变化也很复杂 。在溶孔、溶蚀裂隙中,地下水缓慢渗流,水流属于层流状态; 而在溶洞、暗河等岩溶管道中 , 地下水流速大,常处于紊流状态; 在介于两者之间的大溶蚀裂隙中则多显示过渡的混合流状态 。
岩溶管道断面大小因地而异,有的地方形成大的厅堂 , 而有些地段则可能非常狭小;有些地方有漏斗、竖井、落水洞、天窗等与地表相通,而有些地方仅为孤立的管道 。因此 , 岩溶水的运动往往在有些地段为无压流 ( 有天窗与地表相通,或地下大洞厅没被地下水完全充满时) , 而在其他地段又受到孤立管道的束缚,为承压水流 。同时,岩溶含水介质断面大小不一,导致不同断面处地下水流的动能差异很大,断面窄小处水流具有较大的动能,而断面宽大处水流动能较小,地下水的测压水位因此呈波状起伏 ( 图 11 -12)。
图11-12 岩溶管道中水流测压水位变化情况示意图( 据任天培等,1986)( 箭头方向表示地下水流向,其长短表示流速的相对大小)
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一性,含水介质之间水力联系程度变化较大 , 在许多情况下地下水流线互相穿过而没有混合,造成水力联系密切的具有统一水位面的水流与个别封闭孤立管道水流并存的现象 。最典型的例子为英国圣邓斯坦的竖井附近,那儿有两个孤立的泉水在同一高度,相距仅几米,其水质水量却截然不同,示踪试验表明其中一个受浅部水流补给 , 另一个受深部孤立管道补给 。因此,在岩溶区绘制等水位线或等水压线图时,必须有足够密的钻孔 , 而不能简单地像在松散层孔隙水中一样线性内插 。
在强烈岩溶化地区,地表河流常常被地下暗河所袭夺而潜入地下,当它在地下流动一段距离后,受通道发育条件的限制又流至地表并继续以河流形式流动 。在地表的河段为明流,潜入地下流动的地段被称为伏流 。这种明流与伏流交替出现的现象在国内外许多岩溶区都十分常见 。
岩溶水径流方向总体上是由补给区向排泄区运动的,但在其他方向上,有水力联系的不同含水介质之间也有水的交流,双重介质之间的双向流即为此例 。洪水季节 , 落水洞、封闭洼地中接受点状快速补给,水位上升快; 而附近溶孔、溶蚀裂隙由于接受缓慢的入渗补给,水位上升慢,导致双重含水介质之间存在压力差,因此管道水一方面向排泄出口运动,一边还侧向补给周围的溶孔溶蚀裂隙介质 。在枯水季节,许多管道流在地表无明显的补给 , 由于排泄通道畅通,其中的水位快速下降; 而周围溶孔溶蚀裂隙网络中的水,由于缓慢释水效应 , 导致其水位下降缓慢,此时在压力差作用下,水自溶孔溶蚀裂隙介质中流向管道中,形成管道中的基流 ( 图 11 -13)。这种情况在我国黔南、黔北屡见不鲜 。岩溶水的运动不仅有纵向上的波状起伏特点,在横向上也有双重介质之间双向流的特征,造成其水位面形态在不同季节的变化 ( 图 11 -14)。
图11-13 喀斯特含水层中扩散流和管道流间的水动力结构图
图11-14 岩溶管道与裂隙系统不同季节水压面示意图( 据袁道先等 , 1988)

文章插图
- 简述地磁场的作用,地磁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 咖啡和牛奶的比例,咖啡和牛奶的比例多少合适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以用什么辨别方向,野外迷路辨别方向的方法有哪些
- 电饼铛可以炒菜,电饼铛的作用有哪些
- 平卧位和仰卧位的区别,仰卧和躺着有什么区别
- 胶布和胶带的区别,汽车线束胶带和电工胶布区别
- 煮鱼放醋的最佳时间,炖带鱼什么时候放盐
- 手指套的作用,手指套是做什么用的
- 电厂四懂四会的内容是什么,四懂四会的内容是什么
- 四种垃圾分别怎么处理,垃圾处理的方法有几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