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镜头的内部构造是怎么样的单反的镜头理论上讲就是镜筒里面组合了多个透镜 。实际上还有很多东西,特别是变焦的自动对焦镜头 。
看一张剖面图吧:

文章插图
镜头结构图怎么看这是佳能24-105L头的结构图 。
13组18片 。
多少片数一下就是了 。胶合在一起的算一组 。比如第一、二片是粘在一起的,算一组 。单独的各算一组 。
问下图中镜头结构那一栏镜片在镜头中的位置有些是可移动的,有些是固定的 。其中一组没有特定的数量,只是表示有些镜片是独立为一个单位移动的,有的是几片镜片等量固定在一起为一个单位形成映射光段,根据焦段和光圈的变化移动工作的 。你不是维修师傅也不是研发人员,知道这些没什么用,佳能只用知道红圈是好镜头,定焦胜变焦,小变焦胜大变焦就可以了 。
镜头的镜头结构(1). 采用镜片数目:多类型镜片组合,可减少色偏改善聚焦等问题,但会减少透光率 。
(2). 镜片透光率:好镜片透光率佳价格贵,差镜片较会阻挡光线通过 。
(3).镀膜与研磨:镜片镀膜与研磨技术影响镜片品质 。
(4)机械装置:镜头内部机械结构精密度,影响镜片移动精确度及可靠度,品质差机械结构,会产生调整误差及不一致性 。
一、单片或双胶合透镜构成的简易镜头
这种简易型镜头由于只采用单片或双胶合透镜构成,因此其象差不可能完善校正 , 孔径也很?。荒茉谇抗庀率褂?。但由于此类镜头价格特别低廉,特别是已普遍使用光学塑料(PMMA)替代光学玻璃 , 使其制造成本更为降低 。因此,市场上的玩具相机、一次性相机大多使用这种简易镜头 。
二、三片三组柯克[Cooke]型镜头
早期由三片分离透镜组成的柯克型镜头,其光圈位于透镜之间 , 这种光学结构型式是镜头象差能得以初步校正的最简单结构,象质基本上满足一般普及型相机的要求(镜头等级为2~3级),且价格比较低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自动、袖珍照相机的发展 , 把通常三片型柯克镜头的光圈由镜头中间移至镜后,使透镜之间密接紧靠 。由于光圈后移造成的光焦度失对称,使系统存在有较大的轴外球差,不得而已只能采取拦光的办法来保证象差,因此相对来说边缘照度较低,在设计及使用时都需要统筹兼顾 。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市场上的水货低档照相机大多用光学塑料透镜替代柯克型三片物镜中的某一片(大多为中间一片) , 此时其相对孔径只能做到1/4.5左右 。
三、天塞[Tessar]型三组四片照相镜头
由柯克型发展起来的天塞型镜头见图1-2-18,它1902年起源于德国的蔡司光学工厂 , 最早是由著名光学专家鲁道夫(Rudolof)设计的 。它用双胶合透镜组代替了柯克型镜头的第三片,所以镜头的相对孔径可以大大提高,在中等视场50°~60°情况下其相对孔径可做到1/3.5~1/2.8 。它是目前国内中档或普及型照相机应用得最广的镜头结构形式 。光圈位于第二、第三组之间 , 构成非对称结构型的正光焦度摄影物镜 。
引入的胶合透镜组使物镜的象散和轴外均得到了充分改善,因此特别适合于风景摄影 。
四、双高斯物镜及其演变形式
双高斯物镜是在具有较大视?。ù笤?0°左右)的物镜中,相对孔径最先达到F/2的一种物镜 。最初的设计如图1-2-19所示 。加入的两个胶合面,使其有可能更好地消除象差 。胶合面两边玻璃的色散尽管不同,但折射率近似相等,因此胶合面的加入对单色象差影响不大 。基本对称的结构有利于彗差、畸变、倍率色差等垂轴象差的校正,光圈两侧各有一个强凹透镜,有利于球差和象散的校正 。双高斯物镜的复杂化型式,主要是为了增加镜头的相对孔径或者是为了改善镜头的成象质量 。最常见的方法是把前面或者后面的正透镜用两个单正透镜来代替,如图1-2-19(a)所示 。它可以使轴外的视场高级球差和轴上的孔径高级球差同时减小 , 可以在较大的视场情况下获得较高的成象质量。
双高斯物镜的另一类复杂化形式是把前、后厚透镜中的胶合面 , 用分离曲面代替;或者同时把前面或后面的正透镜分成两个 。

文章插图
【镜头结构图怎么看,镜头的镜头结构】
- 尼康单反怎么调光圈和快门,尼康d3200怎么样
- 尼康d90如何拍夜景,尼康相机怎么拍夜景
- 单反如何拍剪影,学生新手相机怎么选
- 山楂去籽的方法,山楂核怎么弄出来
- 佳能如何拍黑白照片,单反怎么拍出黑白照
- 泡鸡爪在冰箱里凝固了怎么办,凉拌鸡爪放冰箱凝固怎么办
- 庭院地面上的青苔怎样消除,院子里的青苔怎么根除
- 铜条氧化发黑怎么处理,地板铜条表面发黑好刷漆
- 怎么用电饭煲做凉糕,夏天冰凉甜点
- 鞋臭了怎么消除,如何去除鞋子里的臭味运动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